當前位置:文思屋>實用文案>調查報告>

【精選】學生調查報告範文彙編5篇

文思屋 人氣:1.29W

在生活中,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那麼報告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生調查報告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學生調查報告範文彙編5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我每次放學,都會看到同學們在校道圍著買東西,有的圍在小吃店門口;有的圍在玩具店;有的……我的腦海裡出現了一個大問號,同學們的零花錢是從哪裡來的?用來做些什麼呢?於是,我對這些問號進行了調查。

調查

我向我們班同學進行了關於零花錢方面的訪問調查。我首先調查零花錢的來源,從結果發現,大多是用壓歲錢作為零花錢的,而家長主動給的則有十五個同學,我又調查了零花錢的用途,從結果表明,買零食和玩具就佔約百分之七十,那買書訂報的卻只佔百分之三十。

分析

1、家長沒有管理好有零花錢的孩子。

2、過年的時候,自己有壓歲錢的同學就佔約百分之八十,那家長主動給的才有百分之二十,可以看出壓歲錢是學生基本零花錢。

3、父母比較寵愛孩子,會定時給零花錢,但是沒有適當管理孩子的零花錢,造成了孩子亂用零花錢買些對身體有害的垃圾食品。

結論

1、學生的零花錢是來源大多是壓歲錢或家長給的。

2、學生的零花錢都是用來買玩具和零食這些與學習無關的東西。

建議

1、家長少給孩子零花錢。

2、讓孩子有一個用錢計劃。

3、攢多了可以存進銀行。

4、讓城管加強管理,不要讓攤販在校道里賣東西,以免阻塞交通。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為了解國小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況,傾聽他們的心聲,我進行了“國小生學習和生活現況與期望調查”。調查主要採取問卷調查、座談會等形式進行,共發問卷40份。調查物件涉及國小四年級學生。調查發現,近年來基礎教育有了很大的發展,素質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多數國小生能夠認同當前的學習和生活狀況。他們對課堂教學和教師的基本素質、對父母的家庭教育基本認同。但現實生活中也存在著一些制約素質教育全面實施的因素,主要表現在學習壓力大、課業負擔重、對考試及成績排名等心情矛盾、對父母和教師有更高要求等。因此,提高教師和父母素質是我們成人刻不容緩的責任。

一、問題的提出:

現實生活中制約素質教育的因素有哪些?經常聽到孩子抱怨自己的父母沒有時間陪自己學習或遊戲,獨自去外面玩,反而給他們買很多的考卷做,感覺極不平衡。在家享受不到樂趣,在學校還是一樣,整天被作業包圍,經常考試,考不好還得接受批評,孩子覺得壓力很大。今年來,不時有報道,有些學生因學習壓力大而離家出走,甚至跳樓自殺。

二、研究物件與研究方法:

研究物件為國小四年級學生,研究方法主要採取問卷調查、座談會等形式進行。

三、研究結果的思考與分析:

1、多數國小生認同目前的課堂教學形式

調查顯示,60%的國小生認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沒有大量重複課本內容;83%的國小生認為教師的課堂教學形式大部分是靈活多樣的;90%國小生認為老師在課堂上的教學大部分內容既能傳授知識,又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可見,現在的學生對教師的教學還是比較關注的。我認為:教師應領會新課改的精神,將精神落實到實處。在教學中,貫穿新的教學理念,力求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在新課改的今天,絕大多數教師都能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運用啟發式、討論式、探究式等教學方法,深入開發學生的思維資源,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習慣,啟發與引導學生通過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進行學習,勤奮的思考,不斷的對所學習的各種知識資訊進行加工轉換、消化吸收,獲得新知識。

2、大部分國小生的作業時間超標,普遍希望縮短作業時間

雖然“減負”呼聲喊了多年,但國小生的學習負擔依然沉重。調查發現,無論是平時還是週末,國小生在寫作業時間上的超標比例均超過一半。根據教育部規定,國小生四、五、六年紀的作業量應在60分鐘內完成。而現在國小生的作業負擔依然有增無減。對於“你希望每天多長時間完成作業”有38%的國小生希望在半小時內完成家庭作業,有53%國小生希望在一小時內完成家庭作業,10%國小生希望在二小時內完成家庭作業。雖然有一半學生的願望已超過國家規定的標準,可見,他們實際的作業時間要遠遠超過期望的時間。說真的,老師佈置的作業還不算多,而是大部分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情,讓孩子們負擔加重,另外買了許多考卷讓孩子們完成。時常聽到學生的埋怨。其實,作業量不在多,而在精,能掌握重點、要點就夠了。老師上課時也不願看見他們老是打著哈欠,無精打采的樣子。這樣只會造成惡性迴圈,覺睡不好,學習更無能為力。

3、國小生最渴望得到父母的信任,最不滿父母說話不算話

社會的變動,伴隨而來的是人們價值觀念與生活方式的變化,這種變化猛烈地衝擊著家庭的領地,導致產生離婚家庭、單親家庭、寄養家庭、貧苦家庭、富裕家庭等等。這形形色色不同形態的家庭環境,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到孩子。調查顯示,國小生最渴望得到父母的信任,最不滿父母說話不算話。在問卷中得出,國小生最喜歡父母做事有:信任我(40%)、說話算話(23%)、給我輔導功課(37%)。另外,國小生對父母不滿的是:說話不算話(35%)、對我管的太多(25%)、在家打麻將(40%),以上資料說明孩子們希望父母給他們安靜的學習環境,做孩子們學習的榜樣。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培養出一個品德高尚的好孩子是大多數父母的共同目標。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大衛-艾爾金德認為,要想讓孩子有教養、守道德,父母必須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兒童教育專家還認為,孩子的一舉一動都源於對大人的耳聞目染。“我們應當用行動去教育兒童,只有身教所不能做到的才用言教”——盧梭。不要在家裡以居高臨下的態度對待孩子。孩子從小就在受尊重的環境下成長,他就會自然地尊重他人。

4、國小生對考試既愛有恨,大部分國小生認為考試能夠促進學習,同時也有的學生因考試“心情不好”

“素質教育”這股春風早就吹遍大江南北,但事實上“應試教育”還依然引領潮流。而在“學而優則仕”傳統思想的影響下,我國大部分學生的家長曆來是把孩子的學業成就置於第一位重要的位置,所以,教育的供需矛盾顯得異常尖銳,那麼唯一合理的辦法,就是通過考試競爭,優勝劣汰。於是,孩子們從第一天挎著書包上學起,就面臨著無形而又緊張的學習壓力。學生對此又是怎樣的想法呢?調查顯示,大部分國小生喜歡考試,而這部分的學生是成績較好的,他們希望通過考試來顯示自己。90%的`國小生認為考試能夠促進學習,但又有58%的國小生認為考試防礙了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和提高。過重的學習壓力造成學生心情不好、不想學習、自卑等感受。有部分的國小生因為考試而“心情不好”,這說明,國小生對考試的心情很矛盾,既愛又恨,儘管考試造成了他們過重的心理負擔,但仍然對考試有著高度的認同。令人擔憂的是在這種情況下的學習,使大部分的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可見,考試直接關係到國小生的學習狀態,關係到他們的身心健康。經常能聽到學生說:我一聽到考試,腿都在抖。甚至有的學生在考完試後還處於緊張狀態。其實說這些話的還是好學生。這麼小難道就患有考前綜合症了嗎?我認為,這一現象的造成,關鍵是“應試教育”的陳舊觀念影響至深。怎樣讓孩子真正減負,恐怕先將中國的教育體制改頭換面才行。

5、道德品質好、教學態度好、尊重學生是國小生看中的教師素質

教師是學生成長的重要引導者。教師與學生的關係是教師勞動過程中最基本的人際關係,是構成學校教育教學的基礎。教師處於這種關係之中所體現出來的道德素養高低,直接影響到教書育人的質量和效果。在瞭解國小生最喜歡的什麼樣的教師時,當問到“你認為具備哪些素質對教師更重要?”多數國小生認為教師應該具備:道德品質好(28%)、教學態度好(47%)、尊重學生(10%)、認真負責(37%)、講課有趣(23%)等。以上資料可以看出,國小生對教師的道德品質、教法教態有較高的期望和要求。他們期望教師道德品質好、教學水平高、能夠尊重學生、容納有缺點的學生、能夠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教育。師生相處也是一門藝術,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是新時代的趨勢所向。怎樣改善師生關係呢,道理很簡單,就是到學生中去。如果師生間沒有隔閡,學生把老師當成自己的知心朋友,那麼老師對學生的教育影響的力量肯定是最大的。教師應當本著平等、信任、尊重的原則對待學生。

6、對成績排名各抒己見,一半學生認為成績是個人隱私,另一半學生認為考試成績應該公開

對考試的矛盾心情也反映在成績排名的態度上,調查顯示,對“成績是個人隱私,不應該公佈”這一觀點,有25%的國小生非常贊同,有40%的國小生比較贊同,有12%的國小生比較反對這一觀點,有23%的國小生非常反對。可見,在成績排名這一問題上,國小生的態度也是很矛盾的,對成績排名的支援,反映了國小生競爭的強烈需求,但同時又承受極大的壓力。教育行政部門也曾明文規定不允許根據學生成績進行排名,但從學生強烈的競爭需求來看,單靠教育行政部門的硬性規定往往以奏效,需要與教育的深層問題配套解決。就本人所在教學區域,經常會進行抽測,進行學校及班級的排名,無形中加重教師的壓力。當然,最終還得讓學生付出。我想,學生也是不堪重負、苦不敢言。還是讓“成績排名”早點散去。

四、建議:

1、提高學生父母的綜合素質是新時代對家長的要求,因此,我認為:應充分發揮學校的“家長學校”的作用,定時為家長朋友傳輸新的教育理念,真正地做到家長、學校兩方面配合。

2、學校方面應大力支援教師進行各方面素質的提高。如:班主任進修、各科教師展示課、各種培訓等。

3、作為家長應經常和教師在一起交流,從實際出發去教育、引導孩子,讓孩子健康成長。

4、提高全民素質,讓整個社會都增強意識,讓人們都去關心下一代。

5、教育部門應及時、適時關注教育動態,以實際行動去關注下一代。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其真正的強大不僅在於它的武器裝備,它的GDP,更在於它的國民對它的認知度。而決定這種認知度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NHI——國民幸福指數。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的管理者、經營者,我們這個群體對國家的認知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國家的未來。

抱著這種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秉著實事求是、不懼艱苦的態度,我們設計了這份調查問卷,在暑假做了數量大、區域覆蓋廣的“大學生生活幸福指數調查”,憑藉得到的豐富、詳細、真實的資料,和之後認真的總結、分析,最終得以窺見當代大學生幸福感的全貌。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96份,收回有效問卷184份。調查方式包括現場調查、網上調查,涉及高校17所,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廈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天津大學等著名高校,亦有鄭州大學、北京林業大學、河南科技大學、新鄉學院、寧波工程技術大學、天津理工大學、北京工商大學等較普通的大學。

184人中男生112人,女生72人,比例較適當。 在這次社會調查中,我們遇到了很多困難。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說服別人參與進來。當邀請不認識的同學參與調查的時候,他們總會以沒有時間婉言拒絕。但我們始終不輕易放棄,有時候甚至會追一個同學追近百米。

大多數同學都會被我們的堅持不懈所感動,最後願意配合我們的調查。但也有時候會遭到別人的白眼相向。在克服了很多困難之後,我們這個團隊終於取得了珍貴的成功。調查任務順利完成的那一刻,六張青春的臉龐上都綻開了頗具成就感的笑。

令我們欣慰的是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的提高,像耐心、溝通交流能力等,更重要的是我們達到了自己的目標。 結論:經過我們團隊一個月的努力調查和精心整理,終於取得了最終的資料結果。根據這些資料結果,我們作了如下分析(見正文),得出的初步結論為:過半數的大學生(具體百分比為53.3%)認為自己的生活比較幸福,

42.2%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的生活比較幸福,只有4%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的生活不太幸福。由此可見,絕大多數的大學生對生活的幸福指數還是比較高的,只有少部分人認為自己的生活不太幸福。但對幸福感的影響因素眾多,且有縱向交錯。我們選取了一些典型因素,作了如下分析。 附表1:

一、男女生幸福感差異

對參與調查的學生經統計後發現,男生中有42.8%的同學對生活感到幸福,而在女生中,這一比例為76.5%,可見女生比男生更容易感到幸福。然而男生更容易感到充滿幸福。通過詢問,發現大部分男生是由於生活壓力大,從而感到不幸福的。

二、對學校滿意程度對幸福感的影響

從對學校的滿意程度來看,對自己所讀大學滿意的同學中有61.1%的感覺幸福,而對自己的學校不滿意的同學中僅有50%的感覺幸福。可見對學校的滿意程度也影響著大學生的幸福感。原因可能在於,大學生每天生活在學校,對學校的滿意程度直接影響著他們每天的心情,

會使他們感到生活的幸福與否。同樣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是,對學校滿意的同學所在大學一般是“211工程”院校,其辦學條件較好,

畢業生的出路也不錯,因此,在這樣的學校生活的學生們一般感覺比較幸福。

三、不同專業幸福感差異

同樣,對於不同的專業來講,幸福感同樣有差距。通過調查資料發現:理工科專業的同學中有12%的感覺充滿幸福,56%感覺比較幸福,24%感覺還行,幸福感不是很強烈,另有8%感覺不太幸福;而對於經管、外語和人文專業的同學來講有9%感覺充滿幸福,63.6%感覺比較幸福,36.3%的同學感覺還行,

幸福感稍強。我們認為,對於理工科同學來講,學業壓力大是一方面,另外,理工科同學養成的理性思維更容易使他們看問題時比較苛刻,有時對悲觀情緒處理不當亦會導致不幸福;而經管、人文、外語等專業是文科專業,他們養成的思維習慣以及處理事情的方式讓他們的幸福感稍強於理工科學生。

四、家境及經濟條件對幸福感的影響

通過對同學月可支配金額調查發現,經濟條件不太好的(月可支配金額500元以下)同學中,18.2%感覺充滿幸福,54.5%感覺比較幸福,18.2%感覺還行,9.1%感覺不太幸福;在經濟條件中等或中等偏上的(月可支配金額500-1000或者1000-20xx)同學中,7.7%感覺充滿幸福,57.7%感覺比較幸福,

30.8%感覺還行,只有3.8%感覺不太幸福。而對於經濟條件較好(月可支配金額在20xx元以上)的同學,12.5%感覺充滿幸福,25%感覺比較幸福,62.5%感覺幸福感還行。通過對比可發現月支配金額在500-1000元之間的同學幸福感最強,月支配金額在1000-20xx元以上的幸福感最弱;

月可支配金額在500元以下的同學感到不幸福的主要是由於經濟原因。然而統計資料亦反映出,500元以下的同學大部分還是很幸福的,說明經濟條件對幸福感的影響不是很大。

五、人際關係對幸福感的影響

通過調查大學生與身邊人的融洽程度發現:充滿幸福的同學中,有75%的與

身邊同學相處很融洽,25%的同學與身邊人相處比較融洽,沒有與身邊同學相處一般融洽或者不融洽的;而在感到比較幸福的同學中,有19%的同學與身邊同學相處很融洽,71.5%的同學感到與身邊同學相處比較融洽,還有9.5%的同學與身邊同學相處一般融洽;

在幸福感還好的同學中,只有10%的與身邊相處很融洽,此外有50%和40%的同學與身邊同學相處比較融洽和一般融洽;在感到不太幸福的同學中,全部與身邊同學相處一般融洽。可見與身邊人關係的融洽程度是影響同學們幸福感的一個重要因素。

而與同學們相處融洽與否又取決於同學們的性格特徵以及價值觀的差異。所以平時我們應該注意一下自己的言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因為如果產生了矛盾,不僅損害了他人的幸福,也降低了自己的幸福感。

六、父母教育方式對大學生幸福感的影響

父母的教育方式對大學生幸福感也有影響。在調查中我們將父母的教育方式分為“溺愛型”、“民主型”、“權威型”、“放任型”和其他。從圖表中可以明顯看出,父母教育方式為民主型的同學,幸福感較強;父母教育方式為權威型和放任型的同學,幸福感最不強。

由此可見,父母教育方式對大學生幸福感的影響還是很大的:父母民主,更有助於讓大學生感覺到幸福;相比之下,父母教育方式為權威型和放任型,則讓大學生感到不幸福;父母教育方式為溺愛型的同學幸福感也不是很強。

因此,建議父母逐漸改變對大學生子女的教育方式,多民主,適當關心其生活,不溺愛不放任。這樣,就能提高他們的幸福感。

七.自我價值實現程度對幸福感的影響

自我價值的實現是大學生幸福感的主要來源。根據我們提供的選項,自我價值的實現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4.3%的大學生的幸福感來源於“自己的能力得到老師同學的認可”;12.6%的大學生的幸福感來源於“在各種活動中取得一定的成就”;

12.1%的大學生的幸福感來源於“融入團隊協作完成某項工作”;還有9.5%的大學生認為“第一次努力賺到錢”能夠讓自己幸福;除此之外,“學習成績優異”也是7.4%的同學的幸福感的來源。針對自我價值這個問題,我們也做了專門的調查,

資料結果顯示:53.3%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的人生“有價值”;28.9%的大學生覺得自己的人生“非常有價值”;相比之下,8.9%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的人生“有點無用”,另有8.9%的同學認為自己的“人生沒有價值”。

進一步調查結果顯示,在28.9%的認為自己的人生“非常有價值”的大學生中,有75%的人認為自己的生活是幸福的(這其中有16.7%的人認為自己“非常幸福”,58.3%的人認為自己的生活“比較幸福”),其餘25%的學生認為自己的生活“還好”;

而在53.3%的認為自己的人生有點價值的大學生中,只有68.4%的人認為自己的生活是幸福的(這其中只有5.3%的人認為自己“非常幸福”,63.2%的人認為自己的生活“比較幸福”),26.3%的人認為自己的生活“還好”,5.3%的人認為自己的生活“不太幸福”。由此可見,自我價值與幸福感有很大的聯絡。一般而言,自我價值實現程度越高的人幸福感也就越強。(見附表2)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三峽庫區二期儲水已過去了七個月,庫區的山更青了,水更綠了。一座座舊城廢墟沒入水中,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春節假期回到家鄉,新城建設已初見規模,各種基礎設施已基本完成,百姓安居樂業,一派繁榮景象。

移民搬遷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不少影響,同樣也會給各行各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醫院的經營、發展水平直接影響老百姓的生活質量。在移民搬遷過程中,醫院有些什麼變化呢?就此問題,我專門對縣中醫院進行了一系列調查訪問,親身感受到移民搬遷帶來的變化。

縣中醫院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單位,其規模比縣人民醫院小,但又超過了當地其它醫院,位居縣第二,其收費標準和就診病人更大眾化。而該醫院元月1日起遷於新縣城正式營業,在新縣城後經營了整一年,其經營成果就會計期間而言,與正好有完整的可比性。

一、立足長遠、擴大規模

該醫院搬遷之前在舊縣城擁有綜合樓一幢,營業面積為3000平方米,在碼頭和鬧市區分別設面積180平方米的門診兩所,共計病床98張,只置備了b超,光機,心電監護器,血氣分析儀等基本的檢查醫療裝置,綜合手術室一間,醫護人員42人,後勤人員10人,為了更好的發展,藉助移民的契機,醫院將其建設規模擴大,新縣城的綜合樓面積增至4200平方米,另設門診三所,營業面積分別為一門診220平方米,二門診250平方米,三門診190平方米,病床126張,其中80為重新購置,新裝置配備電視,空調,衛生間的病房20間,新的綜合手術室功能更齊全,設施更完備,新購中藥熬藥機等價值36萬的先進醫療裝置,並將在6月前購置一臺彩色多普勒,醫護人員也增至47人,資產總計由12月31日361萬元增至12月31日528萬元。

二、調整佈局、優化結構

舊城的綜合樓所在地與縣人民醫院住院部相距且400米遠,而人民醫院是全縣最大的醫院,設施裝置先進完善,醫護人員素質較高,在外科,五官科,傳染科,影象科幾方面有絕對優勢,因此中醫院一直在人民醫院的陰影下苦苦維持經營情況極不樂觀,在中,該院全年共計320萬元,其中財政科助收入38萬元,醫療收入82萬元,藥品收入184萬元,其他收入16萬元,相比全年311萬元的總之出而言,只能略有盈餘,遷入新城後,綜合樓與人民醫院的兩個大型門診均相距一公里以上,且呈三角形分佈,覆蓋縣城的上半部,居民較為集中,加之人民醫院的住院部尚末搬遷(新址也離城較遠),給人們就醫帶來極大不便,截止12月31日,該院全年收入為500萬元,其中財政補助收入41萬元,醫療收入158萬元,藥品收入275萬元,其他收入26萬元。特別是住院部收入狀況大有改觀,的醫療收入為61萬元,藥品收入103萬元,而的醫療收入為114萬元,藥品收入157萬元,新設的三個門

診部則以綜合樓為中心,呈三角形分佈,均佔據了居民密集且交通便利的優勢。

三、突出特點、提升質量

1、以前,該院的經營策略一直較保守,被人民醫院的優勢壓抑著,與夔州醫院及其他小型醫院維持舊有的經營方式,反而是第二門診地址處鬧市中心,聘請著名老中醫坐診,經營得紅紅火,該院將第二門診的辦法發揮得更完善,在各門診均設一至兩名著名中醫醫師坐診,加之“非典”的爆發給人們的生活,心理帶來巨大影響,導致蕭條多年的中醫重新引起了人們的重視。這件原本不幸的人類的災難卻為該院領導對本院的定位有了深入的思考,決定不再跟在人民醫院的後面人云亦云,而是迴歸本院最初的定位,以中醫為主,走出自己的特色來,讓中國博大精深的醫學重新在這片小小的土地上展放光彩。在中藥方面,既要為人們消除病痛,又要讓患者服用方便,節省時間,只有大力發展中草藥自制,加工成中成藥的方式為病人服務,這一策略的實施,引起該院中成藥收入到達39萬元,加工收入8萬元,中草藥支出及其他材料工資等支出32萬元,該項業務與其他醫院相比算是小勝一回,且贏得一批較固定的慢性病患者。

2、該院為改善以前醫患關係不太融洽的局面,制定多項規章制度並切實執導。在職工中樹立以人為本,利益靠後的精神宗旨,象老朋友一樣的服務態度對待患者,病人就醫,在實施首診負責制的後期治療中,可自己選擇醫生護士,在藥品質量上嚴格把關,所有藥品,器材均從正規渠道購進,絕不為了經濟利益而損害醫院信譽和病人的利益,對醫護人員加大培訓力度,支付培訓費4萬元,佔日常公用支出扣除專用材料購置費後的14%。

四、加強管理、合理理財

1、該醫院財務管理在的基礎上,加大了管理力度,力求完善內控制度。所有的設施,裝置,藥材,材料,辦公用品的管理責任,均落實到每個人,責任劃分明確,堵塞了漏洞,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和損壞。

2、積極且及時的催收應收醫療款及其他應收款,底應收醫療款為29,4萬元,其他應收款9,8萬元,底應收醫療款26萬元,其他應收款14,9萬元,(其中新增職工集資建房款12萬元)對應付帳款每月及時核對,合理安排資金的利與及時支出。

3、在費用管理上精打細算,增收節支,從業務費,後勤,辦公費上節省,但在藥品器材上的開支絕不為降低成本而使用假冒偽劣。對辦公樓,職工住宅樓的建設和藥品,器材的採購,實行職工監督,有獎舉報的措施,即保證了工程質量,藥品,器材是質量,又避免了謊報,虛假導致的經濟損失

五、更新觀念、開拓創新

在市場經濟日趨完善的社會中,競爭會日益激烈,而事業單位成功的改革方向,應是逐漸走向企業化管理,這是實踐總結出來的經驗,也是該院急待解決的問題,這就要求經營者更新管理理念,對此該院已有較明確的認識。這也是中醫院藉助移民搬遷的契機,主動出擊,積極改革所取得成效。有了這種理念作支撐,相信中醫院會走上一條成功之路,創造出新的更大的業績。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給國小生的零花錢已呈愈來愈多的態勢。同學們是怎麼運用這些零花錢的呢?我在班裡調查了10名 同學(男6名,女4名)調查的內容和結果如下。

調查的內容是;

1、你一天約有多少零花錢?

2、你用這些零花錢來幹什麼?

根據調查統計,這10名同學是這樣來支配零花錢的:有一位上網咖已經兩年了有五位天天用來買零食吃;有1位把零花錢存著,已贊有500多元了;有兩位同學主要用於買課外讀物看。

從上面的資料,不難看出,能注意積攢且正確運用零花錢的同學只有3名,佔調查人數的30%;而其餘7名同學(佔70%)只知道用零花錢來“吃喝玩樂”了。

為什麼有這麼多的同學不珍惜手中的零花錢,只知道用它來買零食,不能把零花錢積攢起來用來買學習文具、買課外讀物等呢?究其原因主要有:1、不知道父母的錢來的不容易,只知道沒錢伸手向家長要,花錢如流水。2、吃零食已成了習慣,如吸毒那樣已有癮了3、吃零食,有的包裝上有獎,獲獎後感到刺激、好玩,而上網心裡感到舒服。

從家長和學校來找原因,主要有:1、有些家長手裡有錢了,給孩子的零花錢就大方、隨便了,只管給錢,不問零花錢是怎麼花的2、有的學校校內就有小賣部,這為學生買零食提供了方面;3、有的老師缺少對對學生進行勤儉節約、艱苦奮鬥方面的教育。

通過這次調查,我認為很有必要正確引導同學們運用零花錢。如果把零花錢大都用於買零食吃上,不僅對自己的成長無益,還對人的身體有害,特別長期食用那些“三無”產品,有百害而無一利。因此,我建議:

1、家長給孩子的零花錢要節制、有計劃,要與孩子多交流、多溝通,引導孩子把零花錢用在“刀刃”上,可積攢起來用於訂報刊、買課外讀物看;用於買必要的學習文具,用於捐助別人等。

2、老師可利用班會、中隊會等,召開“我是這樣花零花錢的”的演講比賽或專題討論會,以引導學生認識錢來之不易和學會正確理財。

3、校園內如有小賣部,應只賣學習文具和必要的飲料,不賣零食,以淨化校園環境。

4、學校不應該讓同學們把零食帶入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