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心理學>考試心理>

大學聯考後如何進行心理減壓

文思屋 人氣:3.3W

今天終於是大學聯考的最後一天了,那麼大家知道大學聯考後應該如何進行心理減壓呢?

大學聯考後如何進行心理減壓

針對精神的極度緊張,考生應該怎麼對待。

像大學聯考這一重大事件考生心理肯定會經歷一個過程,主動的調整比被動應對這種情況會更好一些。怎麼應對大學聯考後的緊張情緒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建議第一,不要一下子放鬆下來,因為前期是過度緊張,如果突然一下子鬆馳下來跨度太大了。我們建議考生在考後繼續延續一下學習,因為一旦考上大學課程還是要繼續的。

大學聯考結束以後,到距離放榜的日子這段時間,肯定是非常難熬的,熬過了這段時間以後,我相信大家看到 12 年的寒心苦讀得來的分數,肯定是有人歡喜有人憂,對於那些金榜題名考上理想大學的考生, 他們應該如何為大學做好提前的準備呢?

金榜題名的考生要做一些心理準備,很多學生都存在適應問題。第二,有的學生對學校有比較高的預期,一旦面對這一環境心裡會有一些失落,覺得這個學校可能和原來想的有差距。第三,學習任務的安排。高中生的學習都是由老師帶領的,到了大學基本都是由自己安排自己的學習,學習方式、學習方法都有改變,這時考生要做好心理準備。第四,現在大學基本都是寄宿制,之前學生都是在家裡得到家長的照顧。在大學裡一個人生活時,要處理自己所有的生活,要做好相應的準備,是否要在假期中準備一下。第五,大學聯考成功之後,會和朋友吃飯、娛樂,這時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和安全,樂極生悲就不好了。

剛才談到金榜題名的考生,當然大學聯考還有一些成績不理想的,甚至落榜的考生,針對這些考生,應該如何恰當處理失落心情,緩解精神壓力呢?

首先還是認識的問題。現在國內大學聯考制度已經改成了終身制,可以隨時參加大學聯考,提供了更好的機會。第二,對大學聯考的認識,在我國很多人把大學聯考當成一種投資,為了將來獲得更好的工作和社會地位。事實上,大學聯考不一定能夠換來這麼好的預期,你要調整心態,我參加大學聯考讀大學,大學帶給我的是什麼,一定要弄清楚。大學提供的是更好的知識和訓練,這不僅是大學能夠提供的,社會也能夠提供,只不過大學凝結了很多人的經驗、精華,使你更有效的獲得所需的東西。這是比較理性的看法,而不是文憑有多重要。

從另外一個角度講,讀萬卷書比行萬里路更難,到社會上獲取知識和經驗更難。大學只是豐富自己知識和技能相對有效的手段,但不是全部的手段。另外,一些人落榜,壓力可能是源於周圍的環境,考生特別在意別人怎麼評價我,落榜會覺得特別沒面子,對不起父母。面對這樣的情形,學習的心理會受到影響,但還是要調整心態,人生的道路是廣闊的,要明白自己做什麼,怎麼做,大學聯考只是其中的一個方式、一個手段。考生落榜之後,還是要正確處理自己的情緒。

考生在情緒嚴重失控的情況下,是自己、家長、老師、身邊的朋友都無從起到幫助的,在這種情況下,考生情緒嚴重失控,是不是應該就醫,尋求專家的幫助和治療呢?

如果考生的情緒反映比較大,確實應該考慮去看看醫生,心理治療夜行,看醫生也行。心理健康出現問題有幾個因素, 1 、社會、心理原因,是我們平常說的心病,“心病要心藥醫”,這時多溝通、多交流是有好處的。 2 、生理原因,軀體上有了問題,問題的'存在和大腦的物質有關,比如嚴重的精神障礙,它有生理學原因,受到外界事件的刺激就會發生。我們通常考慮大學聯考失敗之後出現的問題,也有可能是自身的事物發展量變到質變出現的問題。這都是嚴重的情緒失控或者心理不穩定,從症狀上我們認為是需要就醫的,由心理醫生、心理治療人員進行判斷是否需要進一步治療,最終目的是不讓孩子出現心理問題,延誤就醫而遺憾終身。

很多家長在考試結束以後,認為可以鬆一口氣了,他們可能沒有注意到,家長實際上在關注考生複雜情緒,幫助他們緩解壓力的時候,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孩子從緊張的情緒中走出來,應該採取哪些科學有效的溝通方式?

某種意義上家長的情緒反映不會比孩子的情緒反映小,這也是造成孩子產生壓力一個重要的原因。和社會的競爭壓力有關,現在大學畢業未必能夠找到好工作,如果不上大學,找工作會更難。

家長深切感受到了這種壓力,他把上大學當成跳龍門的重要契機。孩子們確實也很可憐,他們揹負著父母沉重的期望。作為家長希望孩子能夠生活得更好,家長是成年人,孩子畢竟是剛剛成年或者未成年。家長這時要更辛苦,心理上的壓力要自己承擔,而不是和孩子一起承擔。家長的做法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孩子,如果家長在認識上認為只有讀大學才是唯一的出路,行為上會產生一系列反映。

也許你會很巧妙的隱藏,但孩子們很聰明。家長要調整自己的認識,事實上未必讀大學只是唯一的出路。當然讀大學是很重要的,至少我們可以在時間上稍微延後一點,未必馬上讀大學很重要。我們要告訴孩子讀大學很重要,但不是你現在必須讀大學,你的人生才能有很大的進步,以後還有很多機會讀大學。這樣的認識能夠指導家長的行為,孩子也能夠減輕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