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國中資訊科技《計算機硬體系統》說課稿

文思屋 人氣:2.71W

各位領導、老師們:

國中資訊科技《計算機硬體系統》說課稿

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計算機的硬體系統。本課選自國中一年級資訊科技的第一章第七課。下面就我在實施本課時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思路進行簡單地闡述:

一、教材分析及處理

1.教材內容的地位和使用

這節課是國中資訊科技教材第一章第七課的內容,在教材中這一課叫“計算機的硬體系統”,教學物件為國中一年級學生。本課針對國中生的現有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對計算機的硬體進行了簡單介紹,學生通過對計算機感性的認識,使學生知道計算機硬體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瞭解計算機的工作原理,為學生學習後續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2.教學目標

本著以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學生的知識水平與能力水平為宗旨。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①.知識目標:

瞭解計算機由哪些硬體組成(五大功能部件),簡單瞭解其功能,並能對各種硬體進行識別;瞭解計算機的工作原理。

②.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動手實踐的能力以及總結歸納的能力。

③.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勇於探索未知世界,積極主動學習的思想,樹立將來為祖國的科技發展做出貢獻的信心。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計算機硬體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

確定依據:根據七年級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國中階段資訊科技課的教學目標,重點是對計算機產生感性認識,當給出硬體實物或圖片學生能指出名稱,所以作為教學重點。

難點:

學生對計算機的工作原理的瞭解

確定依據:理論比較抽象,不好理解

二、教法闡述

計算機硬體是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裝置,對於新事物的認識,關鍵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習物件迅速產生親近感。基於本課內容的特點,本課主要採取“談話法”、“講授法”、“演示法”、“自學指導法”等教學方法。注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學習能力,變被動為主動獲取,力促課堂教學在生動有趣,愉悅的氣氛中展開。

三、學法指導

資訊科技是操作性比較強,而且是一門發展中的學科,我們的教學目的不是僅僅教會學生某一些操作,某幾種軟體的使用,而是教會他們學習的方法,以適應不斷髮展變化的資訊社會。本課通過自主探索,協作交流等方式,進行有效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四、教學準備

硬體環境:有40+臺機器的機房多媒體

軟體環境:windows2000作業系統,多媒體教學軟體一套,自制導課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激發興趣

要想讓學生更好地瞭解計算機的硬體組成,教師簡單枯燥的講述,學生是不能深刻體會的,我設計了“介紹自己的一位好朋友”這樣的環節,請一名同學介紹一下他的好朋友,在學生介紹後,我引出本課的學習內容,“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新朋友,你們想不想和它認識一下?”出示課題:常見的微型計算機。

設計意圖:將計算機以“認識新朋友”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對學習物件迅速產生親近感,課堂教學在愉悅的氣氛中展開。

(二)、認一認

1.在這一環節,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你能叫上你朋友的名字,我們的新朋友——計算機各部分的名稱叫什麼?你知道嗎?請兩名同學回答一下。學生一般情況下只會說出看得見,的裝置(鍵盤,滑鼠,顯示器,主機)。教師小結:一套常見的微型計算機,從外觀看,它是由顯示器,主機,鍵盤和滑鼠組成的。我們把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裝置稱為計算機的硬體。

設計意圖:先由學生說,再由老師總結,使學生掌握知識更準確。

2.問題二“主機裡面的部件也是看得見,摸得著的,那算不算計算機的硬體裝置?”“是”出示計算機主機內部及外部構造圖。提示各部名稱讓學生對號入座,並說出其功能。教師小結:給出圖示(圖示如下),指出計算機五大功能部件的各組成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學習方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運用圖示更直觀。

(三)、比一比

“將人的耳朵比作計算機的輸入裝置,將口和手比作輸出裝置,將大腦比作運算器,控制器和儲存器,說一說做一道算術題上述各部分是如何協調一致工作的?”從而引導學生說出計算機的工作原理。教師小結:敘述計算機的工作原理,並指出此工作原理是由馮·諾依曼(計算機之父)提出的,即馮·諾依曼原理。

設計意圖:計算機的工作原理很抽象,比一比,使學生更易接受。

(四)、小結

教師對本節課內容及學生學習情況進行總結。

(五)、作業

佈置作業:要求同學把大顯身手中的兩個題目解答出來,寫在作業本上,讓學生對學習的內容進行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