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簡述民營企業財務核心能力的內涵與發展路徑

文思屋 人氣:8.72K
  以創新作為企業財務核心能力的形成基礎是由企業財務資源的獨特性和財務管理環境的特殊性決定的,以下是小編整理推薦的一篇民營企業財務核心能力研究的論文範文,歡迎閱讀檢視。

 【摘要】 民營企業財務核心能力包括財務戰略管理能力、內部控制執行能力、財務創新能力、財務文化培育能力等基本要素,其本質在於為民營企業獲得和延續競爭優勢提供財務支援。民營企業應當通過對財務資源的獲取和運用具備財務能力,並通過財務創新,形成自身的財務核心能力。

簡述民營企業財務核心能力的內涵與發展路徑

【關鍵詞】 民營企業 財務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

“產品成功了,企業卻不能持續發展”——這是一些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一個“怪圈”和難題。一系列民營企業“成長性破產”的事實表明,在民營企業成長壯大的過程中,產品、市場等傳統的核心競爭力培育固然重要,但為企業發展提供財務支援的財務核心能力的構建亦不容忽視。構建和保持一定的財務核心能力對於提升民營企業財務管理水平、推進民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民營企業財務核心能力的概念內涵

自從1990年潘漢爾德(Prahalad)和哈默(Hamel)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企業核心能力”一文後,企業能力研究就成為企業管理研究和戰略管理研究的主題。企業的能力包括很多方面,而其核心能力代表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企業成長的動力機制,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企業財務是一個相對獨立而又綜合性很強的系統,它通過價值形式貫穿於企業經營和管理之中,是整個企業管理的“中心”,企業任何一項戰略管理活動的實施都離不開財務方面的支援。由於資本的稀缺性和對企業資源配置效率的有效性需求,財務問題越來越顯示出其在企業核心能力中的重要地位,培育和發展企業的財務核心能力日益引起各方關注。

企業財務核心能力的概念由我國學者朱開悉(2001)提出,並將其定義為企業可持續盈利成長能力;羅巨集、陳燕(2003)則將財務能力定義為企業創造價值的能力,進而指出,財務核心能力是對企業價值起決定性作用的財務能力;孫新憲、胡建琦(2006)則從知識角度對財務核心能力作了定義,認為企業財務核心能力是企業特有的知識體系,能夠最大限度地培養、發展並優化配置企業的財務資源,為企業獲得可持續性的競爭優勢提供財務上的支援。綜合上述觀點,考慮到財務管理活動的內容和特點,筆者認為,企業財務核心能力是企業通過有效籌集和配置財務資源,為企業獲得可持續競爭優勢提供財務支援,確保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財務核心能力是企業整體競爭力的核心,是企業其他核心能力的基礎和保障。只有企業財務核心能力提高了,才能促進企業其他能力的保持和提升,才能確保企業持續競爭優勢的延續;而企業整體核心能力的提高最終將體現在企業財務核心能力的改善和提高上。

民營企業的財務核心能力與一般企業財務核心能力的本質內涵相同,都是從財務的角度保證民營企業可持續競爭優勢得以延續。但是,民營企業作為由民間私人投資、經營、享受投資收益、承擔經營風險的法人經濟實體,在融資渠道、投資方向、財務組織等財務活動方面與其他企業相比存在一些明顯差異,甚至存在一些劣勢。比如,在資金來源方面,與國有企業相比,民營企業在資金來源渠道上受到更多限制,更不易獲得國家政策性資金的補貼和支援;在投資方向上,某些領域可能被國家限定為民營企業投資的“禁地”;在財務管理組織方面,某些民營企業具有濃郁的家族特徵,財務管理的制衡機制未必如上市公司等股權分散化的企業規範和健全等。因此,財務核心能力對民營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就更為重要。並且,在概念外延上,民營企業的財務核心能力還應當具有民營企業的一些自身特點,這些特點可以從民營企業財務核心能力的構成要素上體現出來。

 二、民營企業財務核心能力的構成要素

(一)財務戰略管理能力

財務戰略是為適應企業總體競爭戰略而籌集必要的資本,並在組織內有效地管理與運用這些資本的方略,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中心,重大的財務決策不僅影響到財務本身,對於企業的發展戰略和經營管理亦會產生重要影響。前些年“巨人集團”之所以因巨人大廈的盲目投資而置於死地,其根本原因在於公司主要決策者不具備財務戰略管理的意識和能力,在企業發展戰略中缺乏對財務戰略的考慮,財務戰略與企業戰略相脫節。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民營企業的運營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國內外的競爭愈來愈激烈。民營企業只有站在戰略的高度分析面臨的理財環境,審視複雜環境下所蘊藏的無限生機和潛伏的巨大危機,不斷加強財務戰略管理,進行財務戰略問題的設計和謀劃,才能不斷適應環境的挑戰。

(二)內部控制執行能力

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對於加強企業財務管理、實現財務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會計監控薄弱是當前許多民營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最大弊病。以某一食品企業為例,據在這家企業財務部門工作過的員工回憶,該公司的總賬和明細賬居然沒有一個能對得上!如此脆弱不堪甚至根本不存在的內部控制何以能夠為企業擴張提供財務支援?如果企業的決策者連自己的“家底”都搞不清楚,擴張自然是盲目的,企業的壯大和發展也就只能是天方夜譚了。造成這一狀況的成因極其複雜,產權結構單一、理財意識不強、內部控制制度落後、知識和人才儲備不足等都是其中的重要方面。民營企業只有認真分析自身內部控制不力的成因,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不斷提高內部控制執行能力,才能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職能,為企業發展提供製度保障。

(三)財務創新能力

創新是民營企業獲得競爭優勢、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源泉。只有不斷地進行財務創新,才能適應動態變化的理財環境,為企業打造核心能力提供強有力的財務保證。財務創新能力主要包括財務組織創新能力和財務組織學習能力兩個方面(孫新憲、胡建琦,2006)。財務組織創新具體又包括財務管理職能的創新、財務管理體制的創新、財務機構設定的創新和財務執行機制的創新。民營企業在組織管理體制等方面靈活性強、應變迅速,企業應當充分發揮這些優勢,積極推進財務組織創新,為提升財務競爭力提供保證。財務組織學習能力關注財務人員的素質和能力,其核心在於通過改善和提高財務人員的知識和技能,更好地發揮財務管理的各項職能。民營企業應當以建設學習型財務組織為目標,不斷提升財務人員的道德和業務素質,以不斷適應環境變化對企業財務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四)財務文化培育能力

財務文化是企業文化在財務領域的滲透和體現,是財務理念、財務宗旨以及財務行為準則的綜合。如果把產權制度、治理結構、管理制度、資金等看作企業財務活動的“硬體”,那麼財務文化就是“軟體”。這個“軟體”的核心是財務理念,只有樹立了正確的財務價值理念,才能正確理解和貫徹企業的財務宗旨,遵守財務行為規範。民營企業作為私營資本的代表,在企業文化(包括財務文化)方面具有自身特色,民營企業必須高度重視培育良好的財務文化,形成良好的財務理念,促進企業的財務職能得到充分有效的發揮。同時,通過將財務文化與整個企業的文化有機融合,增強企業的進取力、凝聚力,使財務管理活動為企業最大限度地創造價值。

 三、民營企業構建財務核心能力的發展路徑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營企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但其財務核心競爭力還普遍較低。現實中不難發現,大多數民營企業的衰退並非源自資不抵債,而往往是源於盲目擴張、資金鍊斷裂等投融資方面的問題。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往往只片面地注重規模擴張,而忽視財務核心能力的培育和增強,使得財務管理活動無法為企業擴張提供足夠的保障,進而導致企業競爭力的下降。忽視財務核心能力的培育和增強已成為制約我國民營企業發展的一個“瓶頸” ,只有積極主動地培育和發展民營企業的財務核心能力,消除這一“瓶頸”,才能從根本上提升民營企業的整體競爭力。

構建財務核心能力首先要釐清財務核心能力形成的本質,即以財務資源為基礎的執行層級。Javidan(1998)提出了核心能力的關係層次,即資源→能力→核心能力。這一鏈條能夠較好地說明核心能力的構建路徑。按照這一思路,民營企業應當按照“財務資源→財務能力→財務核心能力”的路徑構建財務核心能力。

(一)財務資源與財務能力的獲取

企業能力理論認為,企業是一系列資源和能力構成的資源束,企業持久的競爭優勢來源於企業特殊的資源。財務能力表現在對財務可控資源的作用力上,財務核心能力的建立需要以企業財務資源(即財務資本)為基礎。但財務資源並不等於財務能力,要將財務資源轉變為財務能力,必須將財務資本投入到民營企業財務執行過程中。這種財務執行要求財務能夠持續性地供給資金,形成持續籌資能力;對物力資本和人力資本進行持續性地投資,形成投資能力;對企業收益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配,形成盈利能力和支付能力……只有這種資源向能力的轉變,才能給財務能力帶來競爭優勢。這就需要民營企業在融資過程中以提升核心競爭力為最高指導原則,選擇對核心競爭力有促進和提升作用的融資方式,同時,根據國家政策導向選擇適合自身的投資方向,這樣既提高了民營企業資本的運作效率,又確保了企業財務能力的獲取。

資金等物質資源固然是屬於財務資源,人力資本也是企業財務資源的重要方面。人力資本包括同質型人力資本和異質型人力資本兩種形態——在某個階段具有邊際報酬遞增生產力形態的人力資本為異質型人力資本;反之, 具有邊際報酬遞減生產力形態的人力資本為同質型人力資本。人力資本的所有者——財務人員包括CFO(Chief Financial Officer,即首席財務官或財務總監)和普通財務工作人員兩個層次。CFO是現代企業重要的高階管理職位,作為企業財務戰略的制定者、企業資源和價值的管理者、企業風險管理的掌舵人,CFO才能的高低以及發揮的有效性是企業財務核心能力的基礎和源泉。CFO顯然應當屬於異質型人力資本,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企業財務核心能力和企業存在的異質性。而能否選擇和任命高水平的CFO、CFO的才能是否能夠有效發揮,又取決於企業是否存在適當的制度安排。CFO制度是企業治理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在企業治理結構中安排合理的CFO制度,才能解決CFO的選擇、激勵、監督等關鍵問題,才能確保CFO的才能充分發揮,並對其可能出現的“道德風險”問題進行有效防範,也才能夠保證財務創新的有效性。異質型人力資本的高附加值決定了其自身的稀缺性,普通財務人員作為日常財務事項的經辦者和財務決策的執行者,通常屬於同質型人力資本,不過,他們有可能通過學習成長為異質型人力資本。然而,民營企業因投資主體的單一性,可能會在某種程度上限制普通財務人員的成長和發展。可見,民營企業財務核心能力形成與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於企業是否存在有效的人才培養與發現機制,因此,完善的財務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也應當是企業財務核心能力形成路徑的一個重要方面。

(二)財務創新與財務核心能力的形成

企業的資源多種多樣,但並非所有資源都可以成為競爭優勢。能夠給企業帶來持續競爭優勢的資源必須是有價值的、稀缺的、不能完全模仿和難以替代的(Bamey,1991)。因此,企業保持競爭優勢的基本路徑在於通過不斷創新形成其他企業難以模仿的核心競爭力。同樣,獲取了財務資源、具備了財務能力,未必能夠將其發展為財務核心能力,要將財務能力發展為財務核心能力,關鍵也在於通過持續的財務創新,對可控資源進行合理配置。

以創新作為企業財務核心能力的形成基礎是由企業財務資源的獨特性和財務管理環境的特殊性決定的。任何兩家企業都不可能具有完全相同的財務資源,也不可能面臨完全相同的財務管理環境,這就決定了每家企業根據自身理財環境作用於可控資源為企業創造價值的能力是異質的,不同企業之間是不可完全效仿的。只有針對自身財務資源和理財環境不斷創新,才能讓財務活動為企業創造價值,才有可能發展成為企業的財務核心能力。

按照企業財務本身的規律和核心能力的特徵進行分解,企業財務核心能力至少應當包括三個方面,即財務運用能力、財務管理能力、財務應變能力(羅巨集、陳燕,2003)。財務運用能力是指對企業再生產過程中資金運動的作用力,包括籌資能力、投資能力、收益分配能力以及資本營運能力;財務管理能力是協調、控制企業財務管理迴圈過程,整合完整的財務管理工作體系的能力;財務應變能力是指為培育、維護企業的核心能力,企業財務不斷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這三個方面,財務運用能力、財務管理能力是基礎,相對而言,其異質性較差,通常可以通過學習和模仿達到一定水平;但財務應變能力則具備很強的異質性,是形成財務核心能力的關鍵。民營企業在培育和發展財務核心能力的過程中,首先要做好財務管理的基礎工作,具備良好的籌資能力,選擇合理的投資結構,形成科學的財務預測、決策、控制、評價方法,建立有效的風險管理制度。同時,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公司治理結構比較完善,以及財務管理的基礎工作比較健全和規範以後,要著力培養財務人員的創新能力和應變能力,創新財務執行機制。企業核心能力是一個動態的而非靜態的概念,企業財務核心能力只有通過不斷創新才能加以完善和保持。由於理財環境和管理條件的差異,創新形成的財務核心能力是競爭對手難以模仿和替代的,能夠保證民營企業的長期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

[1] 朱開悉. 財務管理目標與財務核心能力[J]. 財經論叢,2001,(5):50-56.

[2] 羅巨集、陳燕. 財務能力與企業核心能力的相關性[J]. 當代財經,2003,(12):109-111.

[3] 孫新憲、胡建琦. 財務核心能力研究,財會通訊(學術版)[J]. 2006,(12):36-39.

[4] Mansour Javidan. Core Competency::What Does it Mean in Practice? [J] . Long Range Planning,1998,31(1):60-71.

[5] Bamey,J.B.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 Journal of Manangement,1991,17(1):9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