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高中物理說課稿15篇

文思屋 人氣:1.43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物理說課稿15篇

高中物理說課稿1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課是學生在掌握了直線運動、自由落體運動及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等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去探討合運動與分運動的等時性、獨立性原理。“平拋物體的運動”是《物理》(第一冊)第五章《曲線運動》中很重要的一節內容。對《平拋物體的運動》一節的學習研究,既是對前面知識(如直線運動、自由落體運動及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的複習與應用,也是為學習下一節的《圓周運動》打下基礎,更是為學生研究複雜運動提供思路。因此,本節課的內容是至關重要,它對學生在學習運動學、動力學方面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2、教學目標的確定及依據

全日制《物理》教學參考書和教學大綱明確指出:《物理》這門課程,目的是使學生通過學習,能掌握物理基礎知識及其應用,瞭解物理學與其他科學以及物理學與技術進步、社會發展的關係。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樹立創新意識,結合物理教學進行辨證唯物主義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依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原則,以及學生的學習現狀,我制定了本節課將要完成的教育、教學目標如下:

⑴ 知識目標:使學生掌握平拋物體的運動規律,能分析平拋物體的運動是水平方向的直線運動和垂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的合運動。

⑵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想象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從實驗得出規律的能力。

⑶ 德育目標:培養學生對待知識的科學態度和辨證唯物主義觀點,而且能夠用運動的、變化的觀點去分析理解事物。

3、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及依據

多年的教學經驗使我體會到:學生對於《平拋物體的運動》一節的學習普遍感到不難,表面上容易理解。但容易出現“一看就明,一做就錯”的現象。主要原因是學生未能深刻理解和深入研究平拋物體運動的全過程,這與一般的演示實驗只有粗略的定性說明而沒有準確的定量研究所造成的。為此,我把本節的教學難點定為:平拋物體的運動過程。而教學重點定為:平拋物體的運動規律。

二:說學生

學生的基礎及接受能力是學生能否接受新知識的關鍵,而作為授課的老師也必須根據學生的基礎及接受能力去傳授新課。從本節課來說,學生雖然已掌握了直線運動、自由落體運動及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等知識,但畢竟是初步的,且“運動的合成與分解剛學完,還未能充分利用“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的理論去分析、解決難度較高的問題,如本節的“平拋物體的運動”。另外,本班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且差距較大。本節還要藉助《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為引入點和突破點。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更好地完成本節的教學任務,讓學生儘快理解難點、掌握重點,針對學生的認知規律,我準備藉助電教裝置和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使用教具和操作電腦,使學生能直觀感覺知識的正確性,在此基礎上激發學生去探索證實知識的正確性,進而過渡到平拋物體運動規律的掌握及定理的推導和運用,使學生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認識。

三:說教法

俗話說:教無定法。但實際上,教必有法。現代的教育觀明確指出: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根據本節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及學生的認知規律,我決定採用實驗演示、多媒體演示、啟發、引導、探索、練習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先利用多媒體及實驗演示,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再通過啟發、引導,使學生積極思考,勇於探索,還通過堂上練習,進行知識的鞏固,一環靠一環的教學過程,加上多媒體提供的大量資訊,使學生的心理達到一種“欲罷不能”的興奮狀態,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體現“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的教學原則。另外,根據本節的內容特點,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增大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效率,使學生儘快掌握本節的教學任務。我決定出除了採用常規的教學手段外,還準備了大量的多媒體素材,充分利用多媒體這一現代化教學工具和手段,激發學生的潛能,強化學生的記憶力,節省教學時間,提高課堂效率,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說過程

1、複習舊知識

主要複習上節課學習的《運動的合成與分解》,強調速度、位移的合成是遵循平行四邊形法則,強調合運動與分運動的等時性、獨立性原理,並提出複雜的運動可以分解為簡單運動的指導思想。

2、匯入新課

由多媒體播放飛機投彈的電影畫面,要求學生細心觀察炸彈的運動軌跡。多媒體的聲、光、畫面的強烈刺激,會製造一種激發學生求知慾的情境,使學生產生了一種要研究探索的思想準備後,才引入新課:平拋物體的運動。

3、突破難點,掌握重點

⑴ 演示實驗和多媒體軟體的定性研究

利用教材提供的演示實驗:要學生明白,該實驗裝置是讓兩個小球從同一高度同時下落,一個是作平拋運動,另一個是作自由落體運動。實驗時,要求學生耳靜聽兩球落地時碰撞地面時的聲音,同時用眼細心觀察兩球的運動軌跡。改變兩球離地的高度,重複做此實驗,學生們會發現實驗結果是一致的,則可定性說明:平拋運動在垂直方向是自由落體運動。再利用多媒體播放自制教學軟體:用數碼攝像機三個小球從同一高度、同一時刻開始運動,其中一個作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一個用垂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一個作平拋運動,通過多媒體軟體的合成,播放時逐格播放,使學生清楚地觀察到各小球的瞬時位置,並讓學生觀察到任一時刻,作平拋運動的小球在垂直方向與自由落體運動的小球在同一高度,在水平方向與勻速直線運動的小球同一位移。利用軟體進行重複,使學生容易得出結論:平拋物體的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和自由落體運動的合成。也就是說:平拋物體的運動可分解為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和垂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

⑵ 利用牛頓第二定律進行定量分析

平拋物體的運動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的作用,沒有加速度,所以是作勻速直線運動,在垂直方向只受重力的作用,所以是作自由落體運動。這樣不難得出平拋物體的運動規律,並指導學生推匯出平拋物體的運動任一時刻的速度和位移公式。

4、反饋練習,歸納總結

為了突出本節所學的知識,利用教材提供的例題、練習和自編的測試題,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鞏固所學的知識,並從中找出薄弱環節,加強解釋,再通過歸納總結,強化學生對教材的理解,使學生能把本節的知識記牢並能應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問題。

五:結束語

本節課主要是通過實驗和多媒體輔助教學,使學生能清楚地觀察平拋物體的運動過程,並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資訊,從而形成直觀、確切的感性認識,為學生形成平拋物體的運動的概念、理解平拋物體運動的規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並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能輕鬆、愉快地突破了難點,掌握了重點。

高中物理說課稿2

1、教材分析

高中物理第一章第六節“力的分解”是在前五節學習了力的初步概念,常見力和力的合成的基礎上,研究力的分解問題。它是前幾節知識內容的深化,依據可逆性原理和等效思想強化向量運演算法則,同時向量運算始終貫穿在高中物理知識內容的全過程,具有基礎性和預備性,為以後學習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向量奠定基礎。因此,本節內容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向量概念是高中物理引進的重要概念之一,是國中知識的擴充套件和深化。在國中物理中,學生只學習了同一直線上的力的合成,“代數和”的運算在學生頭腦中已成定勢,造成了學生的認知斷層,因此本節教學的重點是: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運算,在具體情況中運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教學難點是:力的分解中如何判斷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分力的方向。

2、教學目標

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面向全體,全面發展,提高科學素養為指導思想,按教學大綱要求,結合新課程標準理念,提出三維教學目標:①知識目標:理解分力的概念及力的分解的含義,知道力的分解遵守平行四邊形定則,理解力的分解的方法。②能力目標:強化“等效代替”的物理思維方法,培養觀察、實驗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③德育目標:力的合成和分解符合對立統一規律,聯絡實際培養研究周圍事物的習慣。

3、教學方法

針對本節課的特點,採用實驗體驗、問題解決式教學法。其指導思想是讓“學生主體,教師主導”觀在教學中得以體現,從理論深入到實際。其操作策略是:①問題學生提。學生通過提出問題,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有利於發展學生思維。②認知準備。注重學生認知準備,提高課堂教學的達成度,這堂課前的認知準備分兩個層次,一是淺加工階段的認知準備,如分力、力的分解概念等;二是深加工階段的認知準備,學生提出的問題,能擊中要害,抓住關鍵。③學生體驗、感受,形成直覺思維,能突破難點,同時留下深刻印象。④巧用評價,啟用學生內動力。採用師生情感共鳴、配合默契、體驗成功的內在激勵方式,從深層、長久、公平的角度,讓評價內化為學生內動力。

4、學法指導

①引導學生質疑。質疑在不好理解處,質疑在不好分析處,質疑在不好掌握處。②提供思維策略。用實際效果確定分力方向;用平行四邊形定則確定分力大小。③教給分析方法。實際效果分析法,等效代替法。

5、教學過程

(1)課前預習,自主探索

①課前一天晚自習,引領學生學會預習,給足他們自主探索的時空,讓學生帶著一定的知識儲備走進課堂,提高合作、探索學習的有效性。②提出問題(書面)教師彙集、列序。

(2)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這裡有一個鉤碼,可用一根細線提起,可用兩根細線提起,哪種情況細線容易被拉斷。演示用一根細線提起來,再將此細線穿過鉤碼,兩端上開,細線斷了。以此啟用課堂。

(3)共識目標,質疑問難

同學們預習後提出了有價值、有水平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就能達到本節的教學目標。展示教學目標、展示經教師篩選、排序的問題,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真正做到了以學定教。

(4)循疑而進,問題解決

①什麼是分力?什麼是力的分解?屬表徵問題,學生在書上勾畫(多媒體展示)。

②為什麼說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運算?

請學生回答:合力可等效代替兩分力,那麼兩分力就可等效代替合力?因為分力的合力就是原來被分解的那個力(語言加工)。從而領會分力與合力的關係:等效代替不能共存。”

③什麼情況下力的分解有確定的解?

請學生畫,同桌討論,看教材上圖1—29。引導學生總結:已知兩個分力的方向或已知一個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兩種情況有確定的解。(這不是重點,欲放即收,決不越俎代皰)。

④在具體問題中怎樣進行力的分解?

通過例項分析說明:為什麼要分解?實際效果怎樣定?分力方向如何找?分力大小如何求?

例1放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受一個斜向上方的拉力F,請將F分解。

長膠板兩端擱置,中間放一木塊,用斜向上的力拖木塊。運動一段位移,請學生觀察此力的效果:長膠板彎曲程度減小,木塊水平起動(可多媒體展示)。

講清三個層面:①沒有沿F的方向起動,說明沒有沿F方向的效果,因為有兩個效果,所以要分解。②膠板彎曲程度減小,即“垂直上提”和“水平起動”兩個效果確定兩個分力的方向。③平行四邊形定則確定兩個分力的大小,然後計算求解(以上用動畫展示,絕不在數學上花功夫)。

例2物體靜止在傾角為θ的斜面上,其重力產生的效果怎樣?

先請學生將教材放在手掌上,手掌斜向下,有何感覺?再讓學生分析、作圖、計算,教師巡視、糾編,找出做得好的通過實物展臺讓學生觀看,作出評價。最後,實驗驗證:橡皮繩一端系方木塊,另一端固定在傾斜的膠板上。

觀察重力的效果。抬高膠板,使傾斜角增大,觀察重力的兩個效果的變化情況並與求解的分力表示式對照。請思考:斜面上的情況,重力一定沿斜面分解嗎?怎樣分解?如圖2,將重力G分解為垂直檔板的F1和垂直斜面的F2。

(5)聯絡實際,實踐探索

學生閱讀教材,第一段和最後一段(拖拉機拉耙來耙地,車輛上橋、下橋),深挖教材的編寫規律。討論:為什麼公園滑梯傾角大而大橋要修很長的引橋來減小傾角?

(6)回顧反思,學有所得

同學們,依據上例的解題過程,請你總結力的分解的方法:①根據例項效果確定分力的方向;②由平行四邊形定則確定分力大小。

(7)思維策略,鞏固訓練

①如圖3支架,繩子對O點的拉力產生什麼效果。

請一名學生上講臺,手伸直拿住竹杆的一端,另一端插在腰上,在手握處掛上適當重量(50N)的水桶,請他談談感受。同桌的同學,一人手叉腰,另一人使勁壓,互相交換做,這種自我感受、合作學習,使課堂氣氛熱烈、活躍,學生印象深刻。

教師展示分解過程,講解分解方法。創設問題,不知ΔABO的角度,怎樣計算分力大小呢?造成認知衝突,提出作圖法求解,教師講解此法,使本節課有整體建構。

②同學們,一根線和兩根線懸掛同一砝碼,兩根線的張角較大時,易斷!知道為什麼嗎?多媒體展示畫好了的幾幅力的分解力,可得出結論。

(8)總結擴充套件,突出重點

①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運算,同樣遵守平行四邊形定則;②在具體情境中用實際效果去分解力;③分力的大小可計算、可作圖。

(9)作業佈置,開放練習

①觀察身邊的力的分解例項;②書面作業。

6、板書設計(略)

高中物理說課稿3

一、教材分析

《歐姆定律》一課,學生在國中階段已經學過,高中必修本(下冊)安排這節課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課堂演示實驗再次增加感性認識;體會物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即通過實驗來探索物理規律);學習分析實驗資料,得出實驗結論的兩種常用方法——列表對比法和圖象法;再次領會定義物理量的一種常用方法——比值法。這就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的和教學要求。這節課不全是為了讓學生知道實驗結論及定律的內容,重點在於要讓學生知道結論是如何得出的;在得出結論時用了什麼樣的科學方法和手段;在實驗過程中是如何控制實驗條件和物理變數的,從而讓學生沿著科學家發現物理定律的歷史足跡體會科學家的思維方法。

本節課在全章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是重要的,它一方面起到複習國中知識的作用,另一方面為學習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奠定基礎。本節課分析實驗資料的兩種基本方法,也將在後續課程中多次應用。因此也可以說,本節課是後續課程的知識準備階段。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要讓學生記住歐姆定律的內容及適用範圍;理解電阻的概念及定義方法;學會分析實驗資料的兩種基本方法;掌握歐姆定律並靈活運用。

本節課的重點是成功進行演示實驗和對實驗資料進行分析。這是本節課的核心,是本節課成敗的關鍵,是實現教學目標的基礎。

本節課的難點是電阻的定義及其物理意義。儘管用比值法定義物理量在高一物理和高二電場一章中已經接觸過,但學生由於缺乏較多的感性認識,對此還是比較生疏。從數學上的恆定比值到理解其物理意義並進而認識其代表一個新的物理量,還是存在著不小的思維臺階和思維難度。對於電阻的定義式和歐姆定律表示式,從數學角度看只不過略有變形,但它們卻具有完全不同的物理意義。有些學生常將兩種表示式相混,對公式中哪個是常量哪個是變數分辨不清,要注意提醒和糾正。

二、關於教法和學法

根據本節課有演示實驗的特點,本節課採用以演示實驗為主的啟發式綜合教學法。教師邊演示、邊提問,讓學生邊觀察、邊思考,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在教材難點處適當放慢節奏,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思考和討論,教師可給予恰當的思維點撥,必要時可進行大面積課堂提問,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這樣既有利於化解難點,也有利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要使學生領會物理學的研究方法,領會怎樣提出研究課題,怎樣進行實驗設計,怎樣合理選用實驗器材,怎樣進行實際操作,怎樣對實驗資料進行分析及通過分析得出實驗結論和總結出物理規律。同時要讓學生知道,物理規律必須經過實驗的檢驗,不能任意外推,從而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的思維習慣。

三、對教學過程的構想

為了達成上述教學目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對一些主要教學環節,有以下構想:

1、在引入新課提出課題後,啟發學生思考:物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是什麼(不一定讓學生回答)?這樣既對學生進行了方法論教育,也為過渡到演示實驗起承上啟下作用。

2、對演示實驗所需器材及電路的設計可先啟發學生思考回答。這樣使他們既鞏固了實驗知識,也調動他們儘早投入積極參與。

3、在進行演示實驗時可請兩位同學上臺協助,同時讓其餘同學注意觀察,也可調動全體學生都來參與,積極進行觀察和思考。

4、在用列表對比法對實驗資料進行分析後,提出下面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回答:為了更直觀地顯示物理規律,還可以用什麼方法對實驗資料進行分析?目的是更加突出方法教育,使學生對分析實驗資料的兩種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有更清醒更深刻的認識。到此應該達到本節課的第一次高潮,通過提問和畫圖象使學生的學習情緒轉向高漲。

5、在得出電阻概念時,要引導學生從分析實驗資料入手來理解電壓與電流比值的物理意義。此時不要急於告訴學生結論,而應給予充分的時間,啟發學生積極思考,並給予適當的思維點撥。此處節奏應放慢,可提請學生回答或展開討論,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使課堂氣氛掀起第二次高潮,也使學生對電阻的概念是如何建立的有深刻的印象。

6、在得出實驗結論的基礎上,進一步總結出歐姆定律,這實際上是認識上的又一次昇華。要注意闡述實驗結論的普遍性,在此基礎上可讓學生先行總結,以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重申時語氣要加重,不能輕描淡寫。要隨即強調歐姆定律是實驗定律,必有一定的適用範圍,不能任意外推。

7、為檢驗教學目標是否達成,可自編若干概念題、辨析題進行反饋練習,達到鞏固之目的。然後結合課本練習題,熟悉歐姆定律的應用,但佔時不宜過長,以免沖淡前面主題。

四、授課過程中幾點注意事項

1、注意在實驗演示前對儀表的量程、分度和讀數規則進行介紹。

2、注意正確規範地進行演示操作,資料不能虛假拼湊。

3、注意演示實驗的可視度。可預先製作電路板,演示時注意位置要加高。有條件的地方可利用投影儀將電錶錶盤投影在牆上,使全體學生都能清晰地看見。

4、定義電阻及總結歐姆定律時,要注意層次清楚,避免節奏混亂。可把電阻的'概念及定義在歸納實驗結論時提出,而歐姆定律在歸納完實驗結論後總結。這樣學生就不易將二者混淆。

5、所編反饋練習題應重點放在概念辨析和方法訓練上,不能把套公式計算作為重點。

高中物理說課稿4

1、說教材

<摩擦力>是司南版必修1第四章"相互作用”第3節的內容,是本章的重點內容之一;本章講述力的基本知識,它是整個高中物理的墊基石,所以本章知識教學的好壞關係到高中物理教學的成敗,因此本章的教學尤其重要。本節內容有:1、滑動摩擦力;2、靜摩擦力;3、摩擦力的調控。放在學習了彈力之後,降低了學習的難度,而且摩擦力是常見的三種力之一,學好本節內容,有利於學生下面對物體受力分析的學習。此外,摩擦力的知識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因此學習它有廣泛的現實意義。本節有如下特點:1、本節的知識與國中的相關知識相銜接,降低了初高中的臺階;2、演示實驗和探究實驗直接使學生參與到探究知識的過程,體驗學物理的樂趣;3、先研究比較形象的滑動摩擦力,後研究較抽象的靜摩擦力,符合學生由易到難的認知過程。為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從“三維目標”培養學生。按教學大綱要求,結合新課標提出以下教學目標:

⑴知識與技能:1、知道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的產生條件,會判斷它們的方向。

2、通過實驗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麼有關會應用公式f=Nμ解決實際問題

3、通過實驗探究靜摩擦力的大小

3、知道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並能解決實際問題。

⑵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的實驗觀察能力和實驗分析能力。

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向學生滲透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辯證思想。

如果能抓住摩擦力的產生條件,從而判別摩擦力的型別和方向,也就把握了本節課的要領。所以在本節的教學中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

(1)教學重點:

1、滑動摩擦力的產生條件及規律,會應用公式f=μN解決實際問題。

2、靜摩擦力的產生條件及規律,正確理解什麼是靜摩擦力。

高一學生的思維具有單一性,定勢性,他們易接受相對形象的滑動摩擦力,而對相對抽象的靜摩擦力方向的判定,普遍感到有些困難,因此對靜摩擦力方向的判定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難點的突破著重介紹“假設法”即假設接觸面光滑,則相互接觸的物體一定相對運動,那麼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就不難判斷了。

(2)教學難點:靜摩擦力方向的確定。

2、說教法

物理教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重在啟發思維,教會方法。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探究實驗使學生感受到滑動摩擦力和靜摩擦力的存在,並引導學生分析其規律和區別,使學生體驗發現知識的樂趣;另外做演示實驗運用控制變數法,引導學生髮現f=μN的規律並理解其物理內涵,使學生全面理解教材。因此,這節課可採用綜合運用直觀演示、講授、探究、討論並結合多媒體手段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教學中,加強師生間的雙向活動,啟發引導學生積極思維。

3、說學法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現代教育更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法指導。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以國中學過的摩擦力的知識為基礎,引導學生將正壓力與上節課彈力的知識相聯絡,在實驗中總結出摩擦力的規律。巧用提問,評價啟用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鬆,自主,討論的學習環境下完成學習任務。最後讓學生自由發言,舉出生活中一些有關摩擦力的例子,做到從實踐到理論,再從理論到實踐。

4、教學過程

從以上分析,教學中以瞭解、學習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為基礎,掌握知識為中心,培養能力為方向,緊抓重點突破難點,設計如下教學程式:

1、匯入新課(這部分教學大約需要3分鐘。)

(多媒體)看一則訊息(日常生活中人踩西瓜皮滑倒的例子)和兩個圖片(有關工業上傳輸帶和氣墊船、磁懸浮列車)提出問題:看了一則訊息和兩個錄象它們告訴了我們哪些物理知識?——學生討論自由回答,再提出問題:在我們的生活、身邊同學們能不能舉出一些有關摩擦的例子?學生自由回答課堂的氣氛活躍。例如可以讓學生把手掌平放書桌上,不斷加大壓力並向後拉,從而感受不同型別摩擦力的存在,啟發學生體驗思考不同摩擦力的區別和產生條件,讓學生的思維進入新課的軌道。

2、新課教學程式如下(這部分教學大約需要30分鐘)

(1)滑動摩擦力:

實驗探究→匯入新課→控制變數→相關運用。實驗探究,得到什麼是滑動摩擦力及其產生條件→實驗分析,得到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的相對運動方向相反→辨析物體的運動方向和物體的相對運動方向的區別→設計控制變數的實驗,探究得到滑動摩擦定律→課本例題。

(2)靜摩擦力:

實驗演示→得到什麼是靜摩擦力及其產生條件→實驗分析→得到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的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著重介紹“假設法”(即假設接觸面光滑,則相互接觸的物體一定相對運動,那麼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也就不難判斷了)→由受力平衡狀態確定靜摩擦力的大小具有被動性。實驗探究→靜摩擦力與正壓力之間的關係→強調正壓力就是上節課的彈力,但是垂直接觸面指向被壓的物體。

(3)、鞏固與練習

為使學生所學知識具有穩定性,並使知識順利遷移,在本節課上安排5~10分鐘的時間進行鞏固和練習。具體做法是:先留2分鐘時間讓學生回顧一下課本和黑板上的知識內容,接著做這兩個練習:練習1、2、3題。然後評講。

(4)、佈置作業

練習第3、4題。並預習下節教材。

(5)板書板畫

板書、板圖的直觀性、全面性和系統性較強,在黑板上保留的時間較長,對學生視覺的刺激作用明顯。教學中將整塊黑板一分為二,一半簡寫概念、規律,一半留作分析作圖。以上是對本節教材的認識和對教學過程的設計。

高中物理說課稿5

《力的合成》是司南版必修1第五章"力與平衡”第1節的內容,是本章的重點內容之一;力學是高中物理的基礎,所以本章內容教學的好壞關係到高中物理教學的成敗,因此本章的教學尤其重要。本節在學習了力的初步概念和常見力的基礎上來研究多個力的合力問題,有以下幾個特點:1、國中已經學習了二力平衡,作為基礎;2、學生在純量與向量方面已經有所瞭解;3、在《重力》那節課上學習了力的圖示等。所以本節的主要教學內容有:合力、分力、共點力、共點力的合成,合力F的大小與分力F1、、F2的夾角α的關係。結合教材的內容和特點,為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從新課程的“三維目標”培養學生。按教學大綱要求,結合新課標提出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從力作用的效果來理解力的合成和合力的概念

2、能區分向量和純量,能通過實驗掌握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是向量運算的普遍法則

3、會用作圖法求共點力的合力,會計算在同一直線上的幾個共點力的合力

4、知道合力的大小與原來兩個共點力間夾角的關係,會用直角三角形知識計算共點力的合力

過程與方法

學會設計實驗,觀察實驗現象;和歸納總結的研究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會運用等效的物理思想來解決問題,同時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高一學生的思維具有單一性,定勢性,並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轉變,本節的重點是通過例項理解力的合成與合力的概念;教學的難點是:對平行四邊形定則的理解。

說教法

物理教學重在啟發思維,教會方法。學生對二力平衡已有自己的認識,可以作為教學的起點。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分析什麼是共點力,並通過歸納總結區別合力與分力,並通過實驗探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再進一步聯絡生活,擴充套件到多個共點力的合成;使學生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難點;因此,本節課綜合運用直觀講授法、歸納總結和實驗探究法並結合多媒體手段。在教學中,加強師生雙向活動,合理提問、評價,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識。

說學法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現代教育以“學生為中心”,更加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識。本節課教學過程中,在國中的基礎上,複習二力平衡,來引導學生學習合力的概念,強調力的合成不是簡單的代數相加、減;進而讓學生探究力的合成滿足怎樣的規律?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探究平行四邊形定則;觀察及歸納總結。巧用提問、評價啟用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課堂氣氛,讓學生在在輕鬆、自主、討論的學習環境下完成學習任務。

說教學過程

從以上分析,教學中掌握知識為中心,培養能力為方向;緊抓重點突破難點。設計如下教學程式:

1、匯入新課:(大約需要5分鐘的時間)

投影(展示自然界的平衡之美)讓學生體會到力與平衡的現象隨處可見,由此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把學生的思維帶入課堂。

2、新課教學:(大約需要35分鐘的時間)

提出問題(什麼是共點力)讓學生閱讀課本在回答問題,教師利用例項講解共點力的概念,強調幾個力的延長線會交於一點就是共點力。

教師複習國中“二力平衡”的有關知識,讓學生回顧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分力、合力的基本概念。教師舉例(牆上掛畫,一個人提一桶水與兩個人合提一桶水等)並作出受力分析的示意圖,指出各個作用力並不在同一直線上。怎樣進行力的合成?學生思考,討論。教師提供學生:橡皮筋,測力計,直尺,白紙等讓學生閱讀82頁的實驗探究,並進行分組實驗。教師指導學生實驗,歸納和總結。進而得到:平行四邊形定則。教師講解探究實驗中的分力與合力的區別,合力與力的合成的區別。學生通過動手做實驗來體驗合力的大小與原來兩個力大小及夾角之間的關係,使學生更好掌握向量不同於純量的計演算法則。

教師給出例題(水平向右力F1=45N;豎直向上的力F2;用作圖法求這兩個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讓學生分析回答解決問題的思路,教師在進一步的擴充套件到多個共點力的合成。這樣由簡單到複雜,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教師總結本節的內容,再進行例題的講解與鞏固,使學生學習的知識具有穩定性。最後佈置作業。(在板書方面:教學中將黑板一半寫概念,另一半用來作圖分析。)

結束語:在以上設計中,我力求“以學生為中心”,以物理實驗為基礎,積極倡導學生思考、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同時還要根據學生的需要和課堂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不斷地反思和總結。在此,還請各位老師,領導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高中物理說課稿6

本章從機械運動入手,講述運動學的基礎知識,是高中物理的基礎,所以本章的教學 關係到高中物理教學的好壞。本節的主要教學內容有:平均速度、瞬時速度、加速度。

本節速度、加速度是描述運動的重要物理量,理解速度和加速度概念是學習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的基礎,所以學好本節內容有利於為後面的學習做準備。結合本節的內容和特點,為提高全體同學們的科學素養,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培養同學們。按教學大綱要求,結合新課標提出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物體運動的快慢(即位置變化的快慢)可以用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來描述。

2。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知道瞬時速度的大小簡稱速率

3。知道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在描述運動快慢方面的區別和聯絡

4。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向量,加速度的方向表示物體速度變化的方向。

5。理解直線運動中加速度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及其加速或減速運動之間的聯絡

過程與方法:

初步瞭解極限思想在建立瞬時速度概念時的作用,瞭解比值定義法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同學們區別物理概念的能力,培養同學們的抽象思維能力。

如果能抓住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區別,理解加速度的概念,也就把握了本節的要領。高一同學們的思維具有單一性,定勢性,並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轉變,他們容易接受相對形象的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概念,而對相對抽象的加速度 普遍感到困惑。所以本節教學的重點是平均速度、瞬時速度以及它們的區別;教學的難點是: 加速度概念的理解。

說教法

物理教學重在啟發思維,教會方法。物體的運動是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現象,同學們對物體的勻速運動已有自己的認識,作為教學的起點。讓同學們在教師的指導下,知道速度、加速度的概念;並引導同學們分析平均速度、瞬時速度,體驗它們的區別,利用類比的方法指導同學們理解加速度的概念,使同學們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難點;因此,本節課綜合運用講授法、類比法、討論法並結合多媒體手段。在教學中,加強師生雙向活動,引導同學們的積極思維。

說學法

同學們是課堂教學的主體,現代教育以“同學們為中心”,更加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對同學們的學法指導,引導同學們主動探索新知識。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以國中的知識為基礎,引導同學們簡要複習位移的概念後,為了描述物體位置變化的快慢引入新的物理量(速度),再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概念,指導同學們利用類比的方法研究 速度的變化的快慢來理解加速度的概念,體驗類比的方法,體會比值定義法在物理中的運用。通過巧用提問,評價;啟用同學們的積極性,調動課堂氣氛,讓同學們在輕鬆、自主、討論的課堂環境下完成學習任務。同學們主動接受新知識,加上例題的鞏固,再回到物理概念的理解。

說教學過程

從以上分析,教學中掌握知識為中心,培養能力為方向,緊抓重點突破難點。先進行速度的教學後進行加速度的教學,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快慢作為加速度的基礎,再用類比的方法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符合簡單到複雜的認知過程。設計如下教學程式:

1。匯入新課:(大約需要5分鐘的時間)

複習位移的概念後,教師舉例(物體有各種各樣的運動,不僅不同的物體運動的快慢程度不一樣,且同一物體在不同時段的運動快慢程度也可以不同。並請同學們舉例:如 蝸牛爬行,飛機起飛等)引導同學們思考:如何比較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運動快慢?激發同學們學習的興趣。

2。新課教學(大約需要35分鐘的時間)

(1)平均速度:教師提出問題:物體做機械運動時位置發生了變化(即發生了位移),但運動的快慢如何描述?引導同學們思考,和具體討論兩種簡單的運動快慢的描述:位移相同比較時間,運動的時間相同比較位移。在討論位移和時間都不同時採用位移和時間的比值來描述(比值大,運動快;反之則慢)。從而引出平均速度的概念及公式 (或 ),這樣同學們知道為什麼要引入平均速度,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瞭解比值定義的方法。教師利用教材中的圖2—22和表2—3,讓同學們明確求的是哪一段時間,哪一段位移的平平均速度。

(2)瞬時速度:讓同學們討論與交流:得出平均速度只能粗略描述一段時間或一段位移內物體運動的快慢,但不能描述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運動快慢,在給出瞬時速度的概念。體會極限思想在物理中的運用,瞭解實驗室怎樣測瞬時速度,並總結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區別。

(3)加速度:通過平均速度的引入方法來引入速度變化的快慢(加速度),利用教材的例題,幫助同學們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知道加速度是向量,加速度有正、負之分,並理解正、負號的意義;進而突破加速度概念的教學難點。通過交流,教師總結:再進行例題的講解與鞏固,使同學們學習的知識具有穩定性。最後佈置作業。(在板書方面:教學中將黑板一半寫概念,另一半用來作圖分析。)

結束語 : 在以上設計中,我力求“以同學們為中心”,以物理概念為基礎,積極倡導同學們積極思考、自主學習。同時還要根據同學們的需要和課堂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不斷地反思和總結。在此,還請各位老師,領導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高中物理說課稿7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鞠躬)我是本場的x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向心加速度》。根據新課標的教學理念,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這麼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來談一談我對本節課的見解。

一、說教材

(過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向心加速度》是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六節的內容,本節課主要講授了向心加速度的概念以及推導公式。學生在前面以及學習了《圓周運動》,這為本節課的學習打下了基礎,同時也為之後學習向心力以及一些複雜的圓周運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本節課在在知識體系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說學情

(過渡句: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與出發點。)

本節課我所面對的是高中的學生,他們在認知等方面已經發展的比較完善,但是他們的邏輯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還不是很強,不注重對知識內涵的研究,對物理的學習還缺乏方法,習慣於硬套公式。而向心加速度比較抽象,會給學生帶來較大的理解困難。為了遵循學生的心智發展水平,在教學中我利用例項分析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所受的合力,再由牛頓第二定律引出加速度方向,而後引導學生探索向心加速度的大小的推導,這也是新教材編寫的意圖,突出概念教學的物理過程,讓學生體驗學習過程。

三、說教學目標

(過渡句: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學生的實際,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理解向心加速度的概念,會計算向心加速度,瞭解向心加速度公式推導。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對例項的討論,認識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加速度指向圓心,提高綜合分析能力;通過對向心加速度關係式的推導,提升邏輯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結合數學方法推導得出結論這一過程的學習,提升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培養探究問題的品質和嚴謹求學的科學態度。

更多真題及資料請加負責老師微信66746005領取

四、說教學重難點

(過渡句:明確了教學目標,本課的重、難點就顯而易見了,我的教學重點是)

【重點】

理解向心加速度,掌握向心加速度的公式。

【難點】

向心加速度公式的推導過程。

五、說教學方法

(過渡句:新課程教學中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基於此,我將引導學生採用以下的教學方法。)

講授法、演示法、小組活動討論法。

六、說教學過程

(過渡句:教學過程分為以下四個教學環節。)

首先是匯入環節:

我會先複習上節課學習的勻速圓周運動,指出勻速指的是大小不變方向改變的變速運動,進而提出問題:依據牛頓運動定律,速度的改變必然有加速度,那勻速圓周的加速度是什麼?具有什麼性質,又該如何計算?【設計意圖:通過複習匯入,提出新的問題,不僅可以鞏固上節課學習的知識,還能通過認知的延伸,激發學生的探索欲和學習欲,保持良好學習狀態進而進入學習。】

其次是新課講授環節,也是教學過程的核心。

首先我將用多媒體演示地球繞太陽的勻速圓周運動和光滑平面上小球在細線作用下繞圖釘的勻速圓周運動,要求同學們分析受力情況。通過這兩個例子來說明力拉著物體做圓周運動,這個力產生了加速度,叫向心加速度,由牛頓第二定律知力的方向是加速度的方向,故向心加速度指向圓心的知識點。

【設計意圖:以上過程這樣做的目的是通過一些具體的例子來引出抽象的概念,構建學生的知識體系,可以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提升學習興趣。】

【設計意圖:我這麼做的意圖在於,將問題探究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不是單純知識灌輸,而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學生自主探討,不僅鍛鍊邏輯思維能力,還能鍛鍊交流溝通能力。】

經過學生的自主探討,我會給學生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並鼓勵積極思考的同學,之後帶領全班共同總結推匯出公式,而我會把公式的推導過程板書在黑板之上。

然後進入鞏固環節

最後是小結作業環節:

在小結時,我將請學生來總結本節課的知識,能加深對本節課知識的掌握和系統化。

在作業環節,我會給學生布置一個開放性的作業:有加速度,必然有力,思考向心加速度是什麼力產生的。【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總結,不僅鍛鍊了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同時讓我及時的獲得教學反饋,方便及時調節。佈置開放性的作業,能使學生把物理問題帶到課下,帶到生活,正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

七、說板書設計

高中物理說課稿8

一、說教材

(要想遊刃有餘的把控課堂,必須熟悉本堂課的教學內容)接下來我來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分子的熱運動》選自高中物理人教版選修3-3第七章第2節的內容,本節課主要包括了三個方面,第一是擴散現象,第二是布朗運動,第三是熱運動。學生在國中階段已經學習了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為本節內容的探究打下了基礎,本節課的學習也為學生之後理解微觀世界做好了鋪墊,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

二、說學情

接下來我來談一談本階段學生的特點:

高中的學生動手能力強,邏輯思維能力較成熟,生活經驗豐富,並且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因此在課堂上我會注重對學生的引導,把課堂還給學生,結合生活例項與學生積極互動,更多的讓學生自己動手,思考,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豐富課堂。

三、說教學目標

知道擴散現象,布朗運動,熱運動的含義,理解並掌握它們的的概念,並能解決實際問題。

通過實驗探究以及結合生活中的具體例項,提高動手操作,自主思考的能力。

結合生活中常見的具體例項,從生活中走向物理,拉近與物理之間的距離。

四、說教學重難點

擴散現象,布朗運動,熱運動的相關概念。

布朗運動與擴散現象之間的區別。

五、說教學方法

本節課我將採用講授法,問答法,實驗法,小組討論法。

六、說教學過程

接下來是我的教學過程部分,也是我本次說課的核心,我將整個教學過程分為了匯入、新課、鞏固提高和小結作業四個部分,我會按照課堂教學的實施順序來進行闡述。

首先是匯入環節:

在匯入環節,我將採用實驗法進行匯入,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這個知識學生在國中已經接觸過,接下來可以通過具體的演示實驗對於此結論進行驗證。

第一個實驗通過易蒸發的溴觀察瓶中氣體顏色,第二個藍色硫酸銅溶液與水的分界情況,分別說明了氣體,液體的擴散現象,從而引出本節的內容——分子的熱運動。

第二部分是新課講授環節。

通過剛才的演示實驗引出擴散現象的概念,即不同物質能夠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並且為學生介紹擴散現象是由於物質分子的無規則運動產生的,從微觀的角度進行解釋,對學生進行提問“生活中有哪些擴散現象?”根據學生的回答,通過生活中常見的現象為學生進行解釋,加深學生對於概念知識的理解,例如茶葉蛋醬油中的色素擴散到了雞蛋裡面,雞蛋裡面才會呈現出醬油的顏色,以及金片與鉛片壓在一起,金會擴散到鉛中,鉛也會擴散到金中,由此可以證明擴散現象是物質分子永不停息地作物規則運動。

在之前為學生介紹的擴散現象是在微觀的角度去解釋分子的運動,布朗運動主要是介紹了巨集觀現象中的無規則運動。通過19世紀初觀察到的懸浮在液體中的小顆粒總在不停地運動這樣的現象,植物學家布朗所研究的運動,從而引出類似的實驗,讓學生進行分組進行實驗,在實驗前由教師明確實驗步驟,學生進行實驗,教師進行巡視指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並彙報。

通過動手實驗學生可以發現微粒的運動是無規則的。結合布朗所做的實驗,與學生共同總結出足夠小的微粒會發生這樣的運動,並且微粒越小運動就越明顯。從而引出布朗運動的概念講解。

在學生已經瞭解了概念後,對學生進行提問,“布朗運動是如何產生的,可以從微觀的角度進行解釋嗎?”讓學生進行小組間討論,並提問。教師進行補充總結,從微觀的角度,液體分子受到各個方向的撞擊,體現出不平衡性,引起了微粒的無規則運動。

最後可以對學生追問“布朗運動的特點是什麼?與擴散現象有哪些區別?”師生共同總結,得出懸浮微粒的無規則運動並不是分子的運動。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習擴散現象和布朗運動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提問“之前的實驗現象中,可以發現運動與溫度又怎樣的關係?”學生通過實驗觀察,可以發現,溫度越高,擴散越快,運動越明顯。從而引出分子的無規則運動與溫度有關,讓學生說一說他們之間的關係,即溫度越高,運動越劇烈,引出熱運動的概念。

至此,新課講授的環節就結束了,接下來進入到了鞏固提高環節:

在這一環節讓學生通過一個日常生活中中的擴散現象來說明,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激烈。通過這樣的問題,結合生活實際,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於本節知識的理解應用,還可以發現生活中的物理現象,提高學生對於物理學習的興趣。

最後是小結作業環節:

小結:提問多名學生進行總結本節課的知識,談談收穫。

作業:讓學生到生活中尋找擴散現象,布朗運動的生活例項,下節課進行分享。

七、說板書設計

高中物理說課稿9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是在學生已掌握了牛頓第一第二第三定律及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基礎上,進一步研究牛頓運動定律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一節課。是人教版02年審查通過的高中《物理》必修本第一冊第三章《牛頓運動定律》中的第七節。是牛頓運動定律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超重與失重又是生活中學生容易混淆的兩個概念。因此,本節課不論從“學以致用”上還是從糾正生活中錯誤觀念上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2、教學目標的確定及依據:

教學大剛中指出,物理知識在生活、生產和科學技術中有廣泛應用。物理學的研究方法對探索自然現象具有普遍意義。高中物理教學內容應該包括與基礎知識聯絡密切的實際知識,要引導學生弄清實際問題中的物理原理。培養學生科學精神、科學思想、科學態度、科學方法與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再結合學校提出的“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依據教學目的和原則,以及學生的學習現狀,我制定了本節課將要完成的教育目標:

①知識目標:知道什麼是超重與失重;運用牛頓運動定律研究超重與失重的實質。

②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運用牛頓運動定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③德育目標:滲透“學以致用”的思想,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3、重難點的確定及依據:

以往的教學經驗使我體會到:學生對牛頓運動定律的簡單應用普遍感到不難,但對一些基本概念理解不深刻,容易從物理名詞的表面結合語文分析字詞的方法錯誤理解。為此,教學過程中我將學生理解超重與失重的實質以及如何運用牛頓運動定律研究超重與失重的實質作為本節重點。

二、教材處理:

1、學生現狀及對策:

高一學生正處於好奇心強,自主意識增強的階段,所以,在教學中注重從實況錄象入手,抓新奇促興趣;而且,雖然學生已學習了牛頓第一第二第三定律及牛頓運動定律的簡單應用。但學生在生活中存在的習慣思維、先入為主的思維定勢讓學生對超重與失重的初步印象就是超過重力、失去重力。所以仔細講解超重,讓學生自己歸納類比失重。達到糾正錯誤、指導學法、主動參與的效果。(探究此過程正是培養科學精神、科學態度、科學方法的過程。)

2、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

為了更好的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讓學生儘快掌握知識,針對學生的認知規律,藉助電教和多媒體教學手段,使學生能直觀感覺知識,在此基礎上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正確性,進而過渡到對超重與失重實質的認識。

三、教學方法和手段:

1、教學方法的採用:

教無定法,教必有法,貴在得法。現代教學觀明確指出: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學校反覆強調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再根據本節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以及學生認知規律,我採用啟發、引導、探索、類比、總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啟發、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然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探索、類比、總結,實現“兩種方式”的根本轉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並且體現課堂是德育的主陣地。

2、教學手段的採用:

根據本節內容的特點,為了更有效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提高課堂效率,使學生儘快掌握本節的教學任務,除採用常規的教學手段,特採用電教和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記憶,節省教學時間,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教學程式:

1、激趣引入:(5分鐘)

上課前,利用片頭中的名人名言激勵自信、自強、勇於探索(體現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上課後,通過神六升空圖片引出課題(板書課題)。讓學生講解對超重、失重的感性認識,提出本節教學目標。接下來通過“趙老師測體重”的實況錄象從身邊事入手,引導學生對比指標變化(提出問題),製造一種激發學生求知慾的物理情景,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產生研究探索熱情後引入新課。

2、突破重難點:(15分鐘)

從高教版王淑賢著的《力學》第四章第五節對重量、重力概念入手,首先破除學生心中重量就是重力的錯誤認識,進而分析超重失重的由來及其與語文字詞分析的關係,讓教學內容明朗化。(重量、重力的區分可以使本節教學內容變的輕鬆易懂,但同時應告訴學生重量是一個已經遺棄的名詞。)

結合教材中人在升降機中的情況,分析人對升降機上秤的壓力,幫助學生理解超重現象。應用牛頓運動定律分析研究超重狀態下重力不變,壓力變大,得到超重概念。然後讓學生練習課後習題3中的第4問,抽一學生演板(老師巡視,檢查學生對牛頓運動定律應用的掌握)。(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之後,結合人在升降機中與此題引導學生給出超重完整的概念,尋找超重的規律,理解超重的實質。(投影顯示超重的概念、規律、實質,簡單板書)(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3、學法指導:(5分鐘)

為了使學生掌握類比、聯想的思維方法,培養學生觀察、抽象概括、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於失重,就採用對比超重讓學生自己總結失重的概念、規律、實質。培養了學生的思維、節省了教學時間。突出以學為本,因學論教的要求,體現自主、探究、互動的組織、引導和情景創設等特徵(投影顯示失重的概念、規律、實質,簡單板書)。(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又通過閱讀教材與思考課後“做一做”,抽生回答總結完全失重的概念、規律、實質。分析解決“做一做”中的現象,增強“學以致用”,以及語言表達能力。(播放漏水的瓶子自由下落時的視訊,請學生分析,下落過程中水為什麼不漏了?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釋實驗現象的能力。投影顯示完全失重的概念、規律、實質,簡單板書)(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4、適當擴充套件,自由提問:(5分鐘)

①完全失重的空間裡還有許多未被開墾的處女地,各國宇航局都力圖率先在這些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為此,已開發國家的宇航局也曾向世人徵求可在飛船裡進行實驗的方案。北京市一名中學生曾設計出一個方案:即研究在完全失重的條件下,人的思維反應速度是不變、變快還是變慢。受到了已開發國家宇航局的關注。如果在座的各位同學在這方面有什麼奇思妙想,不妨寄與我國宇航部門,希望將來在我國飛船上進行的實驗裡,有你們設計的方案。

②環繞地球飛行的宇宙飛船裡用秤是稱不出任何物體的重力的。說明宇宙飛船裡的物體處於什麼狀態?飛船內的空間是一個什麼樣的空間?飛船內的物體都處於完全失重狀態,飛船內的空間是一完全失重的空間。(投影顯示)

③生活中有沒有超重、失重、完全失重?讓學生舉身邊的事例(過山車、汽車變速上下坡、笨豬跳等),與學生的已有的生活經驗結合緊密;讓學生自由提問,師生共同討論解惑。“學以致用”,增強興趣。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5、反饋練習,首尾呼應:(5分鐘)

回顧引入時趙老師在秤上起立時指標偏轉(投影顯示),讓學生解釋原因。突出本節所學,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強化鞏固所學知識。此處有難度,可以先提示學生分析起立過程的運動狀態如何變化。(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6、歸納總結:(5分鐘)

讓學生歸納總結本節知識,突出超重與失重是兩種現象,其研究都運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目的是強化所學,加深理解,加強記憶與理解,充分發揮教師的組織、引導、指導、幫助等作用。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把主動權交給學生。促進全體學生主動發展。突出科學探究和師生互動。(從實踐到理論再從理論到實踐)

7、佈置作業:(5分鐘)

通過佈置作業,使學生更進一步掌握和鞏固本課

高中物理說課稿10

《重力與重心》是司南版必修1第四章第1節的內容,是本章重要的基礎內容。本章從最常見的重力入手,講授力學的基礎知識,是高中力學的基礎,為後面的學習做好準備,所以本章的教學 關係到高中物理教學的好壞。

本節的主要教學內容有:

1.力的描述;

2.重力及其測量;

3.重心與穩度。

本節內容是在國中的基礎上,進一步讓學生領略豐富多彩的力現象,學會基本的力學研究方法,理解重力的大小與方向,並結合重心與穩度,強調與生活的密切關係。結合本節的內容和特點,為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從新課程的“三維目標”培養學生。

按教學大綱要求,結合新課標提出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用力的圖示和示意圖來描述力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理解生活中測量重力的方法

3.知道重心的概念及均勻物體重心的位置

4.會用簡單器材探究不規則物體的重心位置

5.知道重心與穩度的關係

6.運用重力,重心解決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

用簡單器材探究不規則物體的重心位置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驗各種力現象的奇妙保持對力現象的探索熱情,體會重力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

高一學生的思維具有單一性,定勢性,並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轉變,由於力的概念比較抽象,在國中已經學習了力的示意圖,進一步擴充套件重力與重心。本節的重點是力的圖示,重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重心與穩度;教學的難點是 重心與穩度。

說教法

物理教學重在啟發思維,教會方法。學生對力的示意圖和重力已有自己的認識,可以作為教學的起點。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力的圖示的描述方法,並通過複習力的三要素來引導學生學習重力的三要素,並通過實驗探究均勻、規則物體的重心位置,再進一步聯絡生活,理解重心與穩度;使學生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難點;因此,本節課綜合運用直觀講授法、實驗探究法並結合多媒體手段。在教學中,加強師生雙向活動,合理提問、評價,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識。

說學法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現代教育以“學生為中心”,更加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識。本節課教學過程中,在國中的基礎上,複習力的示意圖和力的三要素,來引導學生學習力的圖示和重力的三要素,再擴充套件到重心與穩度,強調學生學會畫力的圖示,引導學生積極探究不規則物體的重心。巧用提問、評價啟用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課堂氣氛,讓學生在在輕鬆、自主、討論的學習環境下完成學習任務。

說教學過程

從以上分析,教學中掌握知識為中心,培養能力為方向;緊抓重點突破難點。設計如下教學程式:

1.匯入新課:(大約需要5分鐘的時間)

教師通過(靜態和動態)圖片展示奇特的力現象,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通過幾幅有關重力的圖片來告訴學生今天研究的是最常見的力——重力。把學生的思維帶入課堂。

2.新課教學:(大約需要35分鐘的時間)

通過提問,複習 國中時是怎樣描述力的?(力的示意圖);複習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讓學生學習新的力的描述方法,引出什麼是力的圖示,怎樣畫力的圖示?對於力的圖示,學生常常容易出錯,因此有必要讓學生親自動手畫,而不是隻記住它的畫法。所以教師先舉例(圖4-6 力的圖示)該怎樣畫。舉例(某人用50 N水平向左的力推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並讓學生動手畫,叫兩個學生到黑板上畫,教師評價與分析 學生所畫的力的圖示,指出他們的錯誤,進一步指導學生學習力的圖示的畫法。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思考來獲取新知識。

教師舉例(樹葉飄落等)引出 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重力的概念),讓學生感受重力無處不在。通過力的三要素分別講解重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重心)):讓學生討論怎樣測量重力的大小?引出測量重力大小的原理:G=mg,並讓學生知道g值會隨地球上緯度和高度而變化。教師通過作圖的方法來引導學生分析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重力的作用點稱為重心,那物體的重心如何確定?學生閱讀課本、思考、討論,得出有規則幾何形狀且分佈均勻的物體重心是幾何中心;教師提問:沒有規則的物體重心如何確定?指導學生利用懸掛法尋找重心,學生進行實驗,體驗獲得知識的過程。教師把知識擴充套件到;重心的高低影響物體的穩度,教師舉例說明;學生閱讀課本,利用所學的知識聯絡實際解決問題。 教師總結本節的內容,再進行例題的講解與鞏固,使學生學習的知識具有穩定性。最後佈置作業。(在板書方面:教學中將黑板一半寫概念,另一半用來作圖分析。)

結束語 : 在以上設計中,我力求“以學生為中心”,以物理實驗為基礎,積極倡導學生思考、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同時還要根據學生的需要和課堂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不斷地反思和總結。在此,還請各位老師,領導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高中物理說課稿11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電場強度”,下面我對這節課分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說明,具體內容如下:

一、教材分析

本章是選修3系列的第一章,是高中階段電學內容的開始,也是高中階段基礎的內容之一。電場強度描述了電場的力的性質,是電學中最基本的概念。學好電場強度和電場力,才可拓展延伸至電場力做功、電勢差、電勢能、電流的形成、帶電粒子的運動等一系列的新概念。所以電場強度是掌握電學其他許多概念的基礎。因此電場強度概念不僅是本章的重點、難點,也是整個高中電學,乃至整個電磁學的重點之一。要讓理解電場強度的概念,首先要建立電場的概念,這是學生在學習本節感到最困難的地方。

統觀教學指導意見和教材,不難發現本課的教學有如下的特點:

1.知識點多:電場,電場強度,電場線,檢驗電荷,點電荷的電場,場源電荷,向量運算等

2.教學內容抽象:電場看不見模不著,學生對於場的感性認識少,電場線是一個理想的模型

3.學生的知識體系不完備:關於場沒有完整的知識網路,在教學中必須重新構建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電場是電荷周圍存在的一種特殊物質,知道電荷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電場發生的。

2、瞭解試探電荷的作用,理解對試探電荷量和試探電荷的尺寸的要求。

3、理解電場強度,知道它的單位和定義式及方向的規定。

4、瞭解點電荷周圍的電場分佈和電場的疊加,會用點電荷的場強公式和電場疊加進行有關計算。

(二)過程與方法

1、培養學生在通過實驗及類比的方法、提高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知識的遷移能力。

2、在理論和實驗論證、猜想環節中培養學生科學論證能力和推理能力。

3、通過電場強度定義式的得出,讓學生體會到用比值法定義物理量的方法和重要性。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對於“超距作用”的觀點到場的提出的物理學史的回顧,使學生認識到科學探究的協作性和繼承性,法拉弟在電磁學中的重要性。

2、通過電場強度的研究,培養學生探究的精神以及對於自然、生活中物理現象的好奇性。

3、通過學習電荷的電場分佈,認識到對稱和科學美感

三、重點、難點的確定及依據:以深刻理解電場強度的物理意義為重點內容。

確定依據為本節課的中心是讓學生認識到場的客觀存在,及場的力的性質。由此引入一個物理量並恰當地定義它成為本節課的核心問題,因此將它定為重點。

本節課的難點有三個:一場強的定義方法;二場強和電場力的區別和聯絡;三幾種典型電場線的分佈。確定的依據有三個方面:一電場強度的引入過程需要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二電場強度與電場力容易發生混淆,三學生對電場線的分佈往往只識其形而不解其質。

四、教法、學法

教法:根據本節課內容較抽象、理性思維較強的特點,教學中要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來啟發學生思維,如:啟發式教學法、 “發現學習”教學法。

學法:讓學生獨立思考,協商討論,突出主體性。因為學生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是學習的主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形成個性化的知識結構同時變學會為會學,是改革傳統教學的重大課題。

五、教學過程

據以上的分析,教學中以現代教學理論為指導,以掌握知識為主線,以培養能力為中心,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設計如下教學程式:

1.引入新課:(大約需要3分鐘)

首先提出問題(看幻燈片1)學生解答,之後我這樣導言:力不能脫離施力、受力物理而獨立存在,即力具有物質性,由此可知在電荷的周圍存在著一種特殊的物質。這節課我們從兩個方面去認識它,一是定量描述,二是形象化描述。由此引出課題“電場強度”

意圖:這樣處理抓住要害,讓學生在原有的知識結構的基礎上發現矛盾,使學生不知不覺開始新的認知體系的建構。

2.新課教學:

首先電場的教學:(看幻燈片2)

讓學生認識到電場是一種特殊的物質,並通過類比的方式,克服學生陌生心理。之後強調本節課的知識主線:電場對放入其中的電荷有力作用。

然後進入電場強度的教學(大約需要17分鐘)

創設問題情景:(幻燈片3)

1)兩點電荷間靜電力的產生用場的觀點怎樣解釋?進一步說明場具有何性質?

2)電場看不見、摸不著,我們如何來認識它?

3)引入的試探電荷應具有什麼特點才能真正反映原電場的性質?

4)同一試探電荷在某一電荷形成的電場中的不同位置受力的大小方向一般不同,這說明了什麼問題?

通過前四個問題,以電荷在電場中受力為主線,引出電場力的性質:即電場有強弱又有方向

(看幻燈片4)

1)能否任意選取一個電荷,用它在電場中某位置受到的電場力表示該點的電場的強弱和方向?為什麼?

2)同一試探電荷在電場中的不同位置受力不同,不同試探電荷在電場中同一位置受力不同,說明什麼問題?

3)電場力即與試探電荷電量有關,又與電荷在電場中的位置有關,據此試問:F/Q是反映了誰的量?

顯然我們應引入一個物理量,並對它恰當的定義,使其充分反映場的強弱和方向,引入的物理量就叫場強吧,該如何定義它呢?

意圖:通過以上合理設問,明確思維軌跡。讓學生清晰地掌握場強引入的思路及其物理意義,即突出了重點,又突破了教學難點一。而在下面的問題中又順理成章出開始了對場強的進一步的認識。(看幻燈片5)

1) 前面用比值法定義了場強的大小,場強的方向又如何定義呢?

2)由定義式E=F/Q和力學單位制確定E的單位和其單位在數值上含義。

讓學生思考在E=F/Q中Q是什麼電荷的電量?能否推出E∝F、E∝1/Q

而場強E的決定因素又是什麼?

最後讓學生在上述思考的基礎上歸納電場強度物理意義、定義及其特點

電場強度是對電場的定量描述。但電場看不見、摸不著,為便於我們的研究,需要把它形象化的表達出來,物理學中用一系列的曲線來代表電場。

⑶由此引出電場線教學(大約需要12分鐘)

幻燈片7

在這部分教學中我類比學生認知結構中已有的知識,首先複習國中所學的磁感線的定義,並通過條形磁鐵磁感線的分佈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到:磁感線的疏密同時反映了磁場的強弱。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到畫電場線也需要以一個恰當的規定為前提,經過這樣處理使已有知識對新知識的學習發生影響,從而使學習形成最大的正遷移。

在類比基礎上解決下列問題(幻燈片8)

①讓學生總結出畫電場線的兩個規定

②在瞭解了勻強電場定義的前提下,畫出它的電場線?

③在做完教材41頁例二後,畫出孤立正電荷、負電荷電場的電場線

④不要求畫出等量同號、等量異號點電荷電場的電場線,讓學生觀察教材圖12-7, 找出:

電場線的方向特點

電場線在空間上的分佈特點

之後觀看圖片和動畫:(幻燈片8、9)

最後學生注意觀察幾種典型電場的電場線分佈,總結電場線全部特點

意圖:通過恰當的類比,潛移默化、突破難點教學難點三。正所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在使學生獲得創造體驗的同時把握根本。

3、課堂練習:(大約需要10分鐘)

為鞏固所學知識,並使知識順利遷移,將安排如下練習:

1)在電場強度教學結束時,練習教材例題一,鞏固F=EQ表示式的應用。

2)在引導學生畫孤立點電荷電場線之前,練習教材例題二,即鞏固定義E=F/Q,又為下一步教學做鋪墊。

3)通過讓學生填寫場強與電場力的區別與聯絡的表格,即考查、反饋了知識的掌握情況,又突破了此教學難點二。

4、課後小結:(大約需要3分鐘)

在這部分教學活動中,讓學生暢談對本節課知識上的收穫,思想方法上的領悟,教師在評價的同時加以補充。意圖是幫助學生梳理全節知識,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能力。

5、佈置作業:

為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領會研究方法,特佈置作業如下:

1)課後練習⑴⑵⑶

2)閱讀課後的閱讀材料“用比值定義物理量”

6、板書設計

以上即是我的說課的全部內容,謝謝大家。

高中物理說課稿12

一、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高中物理教材第五章勻速圓周運動中的一節,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過勻速圓周運動的概念以及描述勻速圓周運動的物理量。本節是本章的重點,學好這一節可以為學好本章應用部分以及萬有引力知識作必要準備。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什麼是向心力,什麼是向心加速度。能運用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解答有關問題。

2.能力目標:懂得用控制變數法研究物理問題,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分析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和科學研究態度。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向心力大小與m、r、ω的關係

2.難點:①理解向心力的概念②理解公式a=rw 2 和a=v 2 /r

四、教學方法:

由於學生剛剛步入高中,對高中物理學習還缺乏方法,習慣於硬套公式,而本節內容涉及公式較多,會給學生帶來較大的困難,所以需要教師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自己歸納結論,理解記憶公式,從而達到能靈活運用的目的。

因此本課採用引導探究式教學法,該教學法以解決問題為中心,注重學生的獨立鑽研,著眼於創造思維的培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其主要程式是:提出問題→科學猜想→設計實驗→探索研究→得出結論→指導實踐。它不僅重視知識的獲得,而且更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及方法,更加突出了學生的主動學習。學生活動約佔課時的 1/2,課堂氣氛將比較活躍,能真正體現以教為主導,以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

五、教學用具

1.多媒體、錄象短片、課件

2.學生分組實驗器材:彈簧秤,繩子,小球(若干個),圓珠筆桿套

六、教學過程

(一)向心力概念:

複習上節內容,播放幾個勻速圓周運動例項的錄象短片,引導學生逐一進行受力分析,讓學生髮現,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受到的合力總是指向軌跡圓心,從而得出向心力的概念,理解向心力是做勻速圓周運動物體所受的合力,是按效果命名的,並理解它的方向和作用。

(二)向心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1.展示情景,提出問題

首先播放小孩拿著帶繩子的玩具掄圈圈的畫面和賽車因速度過大而脫離軌道的片段,創設情景,讓學生感受到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需要一定的向心力,否則物體將脫離圓軌道。然後設問:質量為 m的物體以角速度ω做半徑為r的勻速周運動時,究竟需要多大的向心力?引出探究向心力大小這一研究課題。

2.思維發散,科學猜想

鼓勵學生大膽猜測:假如你是歷史上第一個研究向心力大小的人,猜猜看向心力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並指出科學猜想是研究自然科學的一種廣泛應用的思想方法。

高中物理說課稿13

一、分析教材

(一)教材在整個中學物理知識體系中的地位

本節課在整個中學物理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力的合成是解決力學的基礎和工具;“平行四邊形定則” 則始終貫穿在物理知識內容的全過程中,具有基礎性和預備性,為以後學習速度,加速度,位移,動量,電場,磁場等向量運算奠定了基礎;而本節課所涉及的等效代換思想貫穿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因此,本節課不過關,後續課的學習,就無從下手,本節課是後續課程的知識準備階段。

(二)課程標準分析

教材安排這節課的目的一是從等效代換思想出發,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二是體會實驗探索物理規律的方法,並初步掌握用平行四邊行求合力的方法;三是會用作圖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識求共點力的合力;四是知道合力的大小和分力夾角的關係;五是將力的合成的知識與日常生活相結合。

(三)教材內容分析

教材上本節內容最大的亮點在探究實驗部分,同樣是先用互成一定角度的兩個力F1、F2將一端固定的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O點,接著用另外一個力F再次將橡皮條的一端拉到O點,然後給出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不同的是接下來以前的就教材是這樣說的:可以看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用對角線表示出來;而我們現在的新教材是這樣講的:我們要探究的是:合力F與分力F1、F2有什麼關係?

通過新舊教材的對比可以發現,舊教材注重知識結論的給出。而新教材則更加註重知識的形成過程。

二、分析學情

學生在學習本節知識前他們已經具備了力的向量性、力的三要素、力的圖示、有關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幾何知識、等效替代的思想等等,為本節內容的學習打下基礎,然而高一學生習慣於代數運算,即使對位移、加速度等向量,之前也是由直接的代數計算得出,又因為有些學生幾何知識遷移能力較差,對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這一圖形計算往往不習慣,通過探究實驗,則能加深學生對平行四邊形定則的理解。“等效替代”是高中物理學習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很多學生對此卻不甚熟悉,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實踐體驗和對多個例項的分析說明,加深學生對等效替代的認識。同時在學習方式習慣上,大多數學生還是習慣“吃現成”,同過本節課,要近一步提高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

鑑於以上分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制定如下: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共點力的概念;

2、掌握平行四邊形定則,會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合力;

3、理解力的合成本質上是從作用效果相等的角度進行力的相互替代.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瞭解物理學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

2、通過實驗探究方案的設計與實施,初步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和基本過程,並進行初步的探究。

3、學生在自主找規律的過程中體會學習的樂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培養學生善於交流的合作精神,在交流合作中發展能力,並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2、通過力的等效替代,使學生領略跨學科知識結合的奇妙,同時領會科學探究中嚴謹、務實的精神和態度。

重點: (1)學習科學探究方法,體驗科學探究過程,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2) 理解合力與分力的關係及平行四邊形定則的應用。

難點: (1)探究實驗的設計,課堂教學設計中的時間安排與預設教學目標的達成;(2)合力的大小與分力間夾角的關係.

四、教學設計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本節課需要給學生大量的探究時間,教師引導學生探究,使探究過程自然而又合理,為了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裡,圓滿達成教學目標,我對本節課做如下設計:

1、建立良好的教學情境

觀察是人們認識世界的開始,科學始於好奇,發現始於觀察。我國偉大的地質學 家李四光先生說過:“觀察是得到一切知識的一個首要步驟。”在課堂教學的開始,教師要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觀察,從觀察中獲得感性的認識,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

2、引導學生提出合理的猜想

猜想與假設是對已知事實材料和科學知識作出的一種猜測性陳述,對問題中事物的因果性、規律性作出假定性解釋。在學生通過觀察得出簡單結論的基礎上,教師要適當的給以引導,讓學生提出符合實際的,合理的猜想。

3、指導學生合理設計實驗

實驗設計是根據一定的目的與要求,運用有關的科學知識,對實驗過程中的材料、手段、方法、步驟等的全部方案的制定和調整,以及對實驗結果的分析等,是物理實驗能力的綜合體現。對實驗設計能力的培養,要經過一個長期的過程,切不可為了設計把一切都拋給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要有強有略,要對設計過程進行有計劃的指導。

4、對實驗結果進行討論、評估

由於學生探究的內容是人類早已發現的,學生的學習活動不宜設計成真正具有探究性的過程,在極低端得情況下,往往成為目標和路線都明擺著形式化的探究。讓學生自己動手去探究合力與分力的幾何關係,只是讓學生經歷探究過程,學習探究方法,改變獲取知識的方法。並不是真正意義的通過探究從未知到達已知。

五、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以下方法:思考評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

六、結束語

本節課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初步體驗探究的科學方法,對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有一點了解和體會。不求目標的全面達成,希望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能夠在以後的學習中有科學探究的嘗試。謝謝大家!

高中物理說課稿14

一、分析教材

(一)教材在整個中學物理知識體系中的地位

《力的合成》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四節.在此之前,學生們已學習了力的基本概念,力的圖示和重力,彈力,摩擦力這三種基本性質力,這為過渡到本節的學習起著鋪墊作用.本節內容是研究多個力的合成問題,它是前幾節內容的深化。

同時,本節課在整個中學物理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力的合成是解決力學的基礎和工具;“平行四邊形定則” 則始終貫穿在物理知識內容的全過程中,具有基礎性和預備性,為以後學習速度,加速度,位移,動量,電場,磁場等向量運算奠定了基礎;而本節課所涉及的等效代換思想貫穿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因此,本節課不過關,後續課的學習,就無從下手,本節課是後續課程的知識準備階段。

(二)課程標準分析

教材安排這節課的目的一是從等效代換思想出發,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二是體會實驗探索物理規律的方法,並初步掌握用平行四邊行求合力的方法;三是會用作圖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識求共點力的合力;四是知道合力的大小和分力夾角的關係;五是將力的合成的知識與日常生活相結合。

(三)教材內容分析

教材上本節內容最大的亮點在探究實驗部分,同樣是先用互成一定角度的兩個力F1、F2將一端固定的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O點,接著用另外一個力F再次將橡皮條的一端拉到O點,然後給出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不同的是接下來以前的就教材是這樣說的:可以看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用對角線表示出來;而我們現在的新教材是這樣講的:我們要探究的是:合力F與分力F1、F2有什麼關係?

通過新舊教材的對比可以發現,舊教材注重知識結論的給出。而新教材則更加註重知識的形成過程。

二、分析學情

學生們在學習本節知識前他們已經具備了力的向量性、力的三要素、力的圖示、有關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幾何知識、等效替代的思想等等,為本節內容的學習打下基礎,然而高一學生們習慣於代數運算,即使對位移、加速度等向量,之前也是由直接的代數計算得出,又因為有些學生們幾何知識遷移能力較差,對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這一圖形計算往往不習慣,通過探究實驗,則能加深學生們對平行四邊形定則的理解。“等效替代”是高中物理學習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很多學生們對此卻不甚熟悉,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們的實踐體驗和對多個例項的分析說明,加深學生們對等效替代的認識。同時在學習方式習慣上,大多數學生們還是習慣“吃現成”,同過本節課,要近一步提高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

鑑於以上分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制定如下: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共點力的概念;2、掌握平行四邊形定則,會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合力;3、理解力的合成本質上是從作用效果相等的角度進行力的相互替代.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瞭解物理學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2、通過實驗探究方案的設計與實施,初步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和基本過程,並進行初步的探究。3、學生們在自主找規律的過程中體會學習的樂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培養學生們善於交流的合作精神,在交流合作中發展能力,並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2、通過力的等效替代,使學生們領略跨學科知識結合的奇妙,同時領會科學探究中嚴謹、務實的精神和態度。

重點: (1)學習科學探究方法,體驗科學探究過程,改變學生們的學習方式;(2) 理解合力與分力的關係及平行四邊形定則的應用。

難點: (1)探究實驗的設計,課堂教學設計中的時間安排與預設教學目標的達成;(2)合力的大小與分力間夾角的關係.

四、教學設計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本節課需要給學生們大量的探究時間,教師引導學生們探究,使探究過程自然而又合理,為了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裡,圓滿達成教學目標,我對本節課做如下設計:

1、建立良好的教學情境

觀察是人們認識世界的開始,科學始於好奇,發現始於觀察。我國偉大的地質學 家李四光先生說過:“觀察是得到一切知識的一個首要步驟。”在課堂教學的開始,教師要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們觀察,從觀察中獲得感性的認識,激發學生們探究的熱情。

2、引導學生們提出合理的猜想

猜想與假設是對已知事實材料和科學知識作出的一種猜測性陳述,對問題中事物的因果性、規律性作出假定性解釋。在學生們通過觀察得出簡單結論的基礎上,教師要適當的給以引導,讓學生們提出符合實際的,合理的猜想。

3、指導學生們合理設計實驗

實驗設計是根據一定的目的與要求,運用有關的科學知識,對實驗過程中的材料、手段、方法、步驟等的全部方案的制定和調整,以及對實驗結果的分析等,是物理實驗能力的綜合體現。對實驗設計能力的培養,要經過一個長期的過程,切不可為了設計把一切都拋給學生們。在探究性學習中要有強有略,要對設計過程進行有計劃的指導。

4、對實驗結果進行討論、評估

由於學生們探究的內容是人類早已發現的,學生們的學習活動不宜設計成真正具有探究性的過程,在極低端得情況下,往往成為目標和路線都明擺著形式化的探究。讓學生們自己動手去探究合力與分力的幾何關係,只是讓學生們經歷探究過程,學習探究方法,改變獲取知識的方法。並不是真正意義的通過探究從未知到達已知。

五、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們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們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們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以下方法:思考評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

六、結束語

本節課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們初步體驗探究的科學方法,對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有一點了解和體會。不求目標的全面達成,希望學生們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能夠在以後的學習中有科學探究的嘗試。謝謝大家!

高中物理說課稿15

(一)地位

《生活中的圓周運動》這節課是新課標人教版《物理》必修第二冊第六章《曲線運動》一章中的第八節,也是該章最後一節。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圓周運動、向心加速度、向心力以後的一節應用課,通過研究圓周運動規律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使學生深入理解圓周運動規律,並且結合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生活體驗,加深物理知識在頭腦中的印象。

(二)教材處理

教材中的“火車轉彎”與“汽車過拱橋”根據學生接受的難易程度,順序作了對調,並把最後一部分“離心運動”放到下一節課處理。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進一步加深對向心力的認識,會在實際問題中分析向心力的來源。

(2)培養學生獨立觀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概括總結知識的能力。

(3)瞭解航天器中的失重現象。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學會分析圓周運動方法,會分析拱形橋、彎道等實際的例子,培養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

(2)通過對幾個圓周運動的事例分析,掌握用牛頓第二定律分析向心力的方法。

(3)能從日常生活中發現與圓周運動有關的知識,並能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發現的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向心力在具體問題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將物理知識應用於生活和生產實踐的意識。

(2)體會圓周運動的奧妙,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求知慾。

(四)重點

分析具體問題中向心力的來源。

依據:學生常常誤認為向心力是一種特殊的力,是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另外受到的力,課本中明確指出這種看法是錯誤的,以及如何正確認識向心力的來源,並且對向心力的來源分析地比較仔細,因此教學中應充分重視這一點。

(五)難點

在具體問題中分析向心力來源,尤其是在火車轉彎問題中。

突破辦法:組織學生多討論,多做練習,對學生不太熟悉的火車車輪結構等問題藉助演示圖片加以說明,使學生更易理解。

二、教法分析

(一)教學方法:創設情景法,討論法,推理法和分析歸納法。

(二)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主要PowerPoint簡報以及圖片,並輔以視訊。

多媒體使用說明:多媒體作為教學輔助手段,使空洞的語言描述得以形象地展現,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三、學法分析

通過展示圖片、視訊創設情境,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展開問題的討論,並歸納總結出結論。過程中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

讓學生進入角色充當課堂教學的主體,幫助學生自覺、生動地進行思維活動。使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掌握了學習方法,既培養了能力又發展了智力。

四、課堂教學設計

(一)引課

複習提問圓周運動向心加速度、向心力相關知識,以及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和變速圓周運動向心力的來源。

請同學舉例生活中的圓周運動,以此引入新課。

(二)新課教學主要過程

汽車過拱形橋的問題

通過提問,引導學生進入狀態。

問題1:如果汽車在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或靜止時,在豎直方向上受力如何?

問題2:如果汽車在拱形橋頂點靜止時,橋面受到的壓力如何?

問題3:如果汽車在拱形橋上,以某一速度v通過拱形橋的點的時候,橋面受到的壓力如何?

引導學生分析受力情況,並逐步求得橋面所受壓力。

分析過程:

(1)確定研究物件;

(2)分析汽車的受力情況;

(3)找圓心;

(4)確定F合即F向心力的方向;

(5)列方程,得結論。

問題4:根據上式,結合前面的問題你能得出什麼結論?

a、汽車對橋面的壓力小於汽車的重力mg;

b、汽車行駛的速度越大,汽車對橋面的壓力越小。

問題5:試分析如果汽車的速度不斷增大,會有什麼現象發生呢?

當速度不斷增大的時候,壓力會不斷減小,當達到時,汽車對橋面完全沒有壓力,汽車“飄離”橋面。

問題6:汽車的速度比更大呢?汽車會怎麼運動?(提示,此時汽車受力、速度、加速度如何)

汽車以大於或等於的速度駛過拱形橋的點時,汽車與橋面的相互作用力為零,汽車只受重力,又具有水平方向的速度的,因此汽車將做平拋運動。

問題7:如果是凹形橋,汽車行駛在最低點時,橋面受到的壓力如何?

問題8:前面我們曾經學習過超重和失重現象,那麼試利用“超、失重”的觀點定性分析汽車在拱形橋點,凹形橋的最低點分別處於哪種狀態?

超失重現象不只發生在豎直方向運動的物體上,而是豎直方向是否有加速度,與速度方向無關。

強調:汽車做的不是勻速圓周運動,我們仍使用了勻速圓周運動的公式,原因是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對於高速圓周運動同樣適用。

汽車過橋問題,實質上是物體在豎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由於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mg及方向(豎直向下)恆定不變,因此當物體經過圓周上各個不同位置時,重力對物體做圓周運動的作用是不同的。

此處可以引導學生分析豎直面內圓周運動在點和最低點以外的向心力的來源。

火車轉彎的問題

展示火車沿直線運動情況,火車車輪的特殊結構。

問題1:請根據你瞭解的以及你剛才從圖片中觀察到的情況,說一說火車的車輪結構如何?軌道結構如何?

車輪內側輪緣半徑大於車輪半徑,軌道將兩車輪的輪緣卡在裡面。

問題2:火車在平直的軌道上勻速行駛時,所受合力如何?

問題3:如果軌道是水平的,火車轉彎時火車做曲線運動,所受外力怎麼樣?

問題4:如果軌道是水平的,火車轉彎時,做曲線運動,需要的向心力由哪些力提供呢?

問題5:火車的質量很大,行駛的速度也不很小,如此長時間後,對軌道和列車有什麼影響?

問題6:如何改進才能夠使軌道和輪緣不容易損壞呢?

提示:從分析向必力的來源著手。

設計:使路面向圓心一側傾斜一個很小的角度,使外軌略高於內軌,這樣,重力和支援力的合力提供了向心力,外軌就不受輪緣的擠壓了。

再次展示火車轉彎時候的圖片,提醒學生觀察軌道的情況。

總結:

1、如果在轉彎處使外軌道略高於內軌道,火車受力不是豎直的,而是斜向軌道的內側。它與重力的合力指向圓心,成為使火車轉彎的向心力。

2、如果根據R和火車行駛速度v適當調整內外軌道的高度差,使轉彎時所需要的向心力完全由重力G和支援力FN的合力提供,這樣外軌道就不再受輪緣的擠壓了。

問題7:當軌道平面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θ和轉彎半徑R確定的時候,速度多大時軌道不受擠壓?

問題8:如果火車實際行駛的速度大於此速度時,向心力應該由哪些力提供?如果小於此速度又怎麼樣呢?

引申:公路轉彎處路面的特點。

航天器中的失重現象

就教材58頁“思考與討論”展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