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高中物理《彈力》說課稿

文思屋 人氣:2.9W

怎麼樣寫高中物理《彈力》說課稿,大家有思路了嗎?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希望大家喜歡!

高中物理《彈力》說課稿

一、說教材

首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

《彈力》是高中力學的基礎內容和重要知識,也是高一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難點。學生在這節課的學習中會重點學習到彈力產生的原因和條件,彈力的方向判定及彈力大小與形變的關係等知識。這些內容均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絡,因此學習本節知識有現實意義。

二、說學情

知識的傳授最終將落實到學生身上,所以我們要對學生有一個基本的瞭解。

高一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形變和彈力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還不夠深入。因此本節課需要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通過設計學生個人感受性實驗、師生合作演示性實驗等,從實驗和理論兩方面探究形變和彈力的關係,進而讓學生對彈力的定義、產生條件,方向和大小的認識更進一步。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教材,本著面向全體學生的原則,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常見的形變,知道彈力產生的條件。

2.知道壓力、支援力、繩的拉力都是彈力,能畫出它們的方向。

3.理解胡克定律。

【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探究彈力和彈簧形變數的關係,理解胡克定律,瞭解科學研究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觀察和了解形變的有趣現象,體會物理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建立把物理學習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的習慣。

四、說教學重難點

綜合對教材,學情,教學目標的認識,我確定了本節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彈力產生的條件及彈力方向的判定,探究彈簧彈力的規律。

【難點】接觸的物體是否發生形變及彈力方向的確定。

五、說教學方法

新課標的教學理念非常注重學生的自主、合作與探究式學習,結合學生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認知規律,本節課我採用了教師啟發引導與實驗探究相結合,並輔以問答法、多媒體教學法、講練結合法、歸納法多種教學方法。

六、說教學過程

至此,課程教學前的所有準備就已經就緒了,接下來就是進行整合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我的教學過程具體如下:

環節一:匯入新課

心理學家皮亞傑說:“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作開始。”我的匯入會用活動作為開端,具體會給每個學生小組分發尺子和一些彈簧,讓學生試著把玩這些物件。在操作過程中思考被拉或壓的彈簧,彎動的尺子的有什麼共同點?以此引入形變並過度到課題《彈力》。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彈性形變和彈力

根據匯入環節打下的基礎,我會歸納出形變的概念。並提問:如果一本書放在桌面上,書和桌面發生形變了嗎?

學生此時因為一些生活實際現象會產生疑惑,我不會直接用理論解釋而是以現場演示用手擠壓燒瓶時玻璃細管液麵顯出來的形變與播放桌面微小形變的鐳射演示實驗視訊雙管齊下,讓學生觀察並思考,由感性認識會上升到理性認識,感知物體形變的普遍性,順勢提出彈性形變的概念。

接下來在學生已活躍的思維的基礎上乘機提問: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是不是在所有的情況下都可以恢復原狀呢?請舉例說明?以此層層遞進歸納出彈力的`概念,強調產生條件:(1)兩物體相互接觸;(2)發生彈性形變。

之所以這樣設計,是通過演示實驗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的趣味性,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印象。同時由學生思考、總結,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二)幾種彈力的方向

瞭解彈力的概念之後,就會舉出例項讓學生知道生活中有幾種彈力,如壓力、支援力與拉力,並在此基礎上總結出幾種彈力的方向,重點分析繩的拉力總是沿著繩指向繩收縮的方向。

(三)胡克定律

為了使學生獲得真實的體驗,教學中我會將探究胡克定律的“彈力與彈簧伸長量的關係”安排為學生探究實驗。具體我會先引導得出形變越大,彈力越大的結論。然後說明彈力和形變的定量關係一般來講很複雜,這節課研究最簡單的情況——彈簧的彈力與伸長量之間的關係。提示問題讓學生思考:

1.如何測量彈簧的形變數x和彈簧彈力F的大小?

2.如何簡潔直觀地描繪F-x關係?

學生通過討論得到實驗方法,並進行實驗。強調實驗中彈簧不可超過限度。讓學生對資料進行分析,得到彈簧彈力與彈簧伸長量之間的關係,給出胡克定律的內容、表示式和適用範圍的特點。

採用這種探究實驗的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問題的結論,同時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動手操作能力與團隊合作能力。

環節三:鞏固提高

在鞏固提高的環節我計劃順勢而下,向學生出示幾組圖片,要求畫出圖中彈力的示意圖。

之後進行總結,面面接觸,點面接觸和點點接觸三種接觸情況下彈力的方向特點。以此來拓展知識面,並強化學生對彈力特點的認知。

環節四:小結作業

課堂最後,我通過採用師生共同總結的方式回顧本節課的知識點。

並請學生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課後開放式地討論:從形變與彈力知識去思考,撐杆跳高運動員跳得這麼高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用生活實際的場景的現象分析能打破常規的習題作業,吸引學生的興趣,以此將課堂延續到課後。

七、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本著簡介、直觀、清晰的原則,這就是我的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