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高中物理獲獎說課稿

文思屋 人氣:3.09W

說課是一種教學手段,那麼,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高中物理獲獎說課稿,供大家閱讀參考。

高中物理獲獎說課稿

篇一:高中物理獲獎說課稿

一、說教材

(一)教材在整個中學物理知識體系中的地位

《力的合成》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四節、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了力的基本概念,力的圖示和重力,彈力,摩擦力這三種基本性質力,這為過渡到本節的學習起著鋪墊作用、本節內容是研究多個力的合成問題,它是前幾節內容的深化。

同時,本節課在整個中學物理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力的合成是解決力學的基礎和工具;“平行四邊形定則” 則始終貫穿在物理知識內容的全過程中,具有基礎性和預備性,為以後學習速度,加速度,位移,動量,電場,磁場等向量運算奠定了基礎;而本節課所涉及的等效代換思想貫穿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因此,本節課不過關,後續課的學習,就無從下手,本節課是後續課程的知識準備階段。

(二)課程標準分析

教材安排這節課的目的一是從等效代換思想出發,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二是體會實驗探索物理規律的方法,並初步掌握用平行四邊行求合力的方法;三是會用作圖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識求共點力的合力;四是知道合力的大小和分力夾角的關係;五是將力的合成的知識與日常生活相結合。

(三)教材內容分析

教材上本節內容最大的亮點在探究實驗部分,同樣是先用互成一定角度的兩個力F1、F2將一端固定的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O點,接著用另外一個力F再次將橡皮條的一端拉到O點,然後給出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不同的是接下來以前的就教材是這樣說的:可以看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用對角線表示出來;而我們現在的新教材是這樣講的:我們要探究的是:合力F與分力F1、F2有什麼關係?

通過新舊教材的對比可以發現,舊教材注重知識結論的給出。而新教材則更加註重知識的形成過程。

二、分析學情

學生在學習本節知識前他們已經具備了力的向量性、力的三要素、力的圖示、有關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幾何知識、等效替代的思想等等,為本節內容的學習打下基礎,然而高一學生習慣於代數運算,即使對位移、加速度等向量,之前也是由直接的代數計算得出,又因為有些學生幾何知識遷移能力較差,對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這一圖形計算往往不習慣,通過探究實驗,則能加深學生對平行四邊形定則的理解。“等效替代”是高中物理學習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很多學生對此卻不甚熟悉,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實踐體驗和對多個例項的分析說明,加深學生對等效替代的認識。同時在學習方式習慣上,大多數學生還是習慣“吃現成”,同過本節課,要近一步提高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說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

鑑於以上分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制定如下: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共點力的概念;2、掌握平行四邊形定則,會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合力;3、理解力的合成本質上是從作用效果相等的角度進行力的相互替代、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瞭解物理學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2、通過實驗探究方案的設計與實施,初步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和基本過程,並進行初步的探究。3、學生在自主找規律的過程中體會學習的樂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培養學生善於交流的合作精神,在交流合作中發展能力,並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2、通過力的等效替代,使學生領略跨學科知識結合的奇妙,同時領會科學探究中嚴謹、務實的精神和態度。

重點: (1)學習科學探究方法,體驗科學探究過程,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2) 理解合力與分力的關係及平行四邊形定則的應用。

難點: (1)探究實驗的設計,課堂教學設計中的時間安排與預設教學目標的達成;(2)合力的大小與分力間夾角的關係、

四、說教學設計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本節課需要給學生大量的探究時間,教師引導學生探究,使探究過程自然而又合理,為了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裡,圓滿達成教學目標,我對本節課做如下設計:

1、建立良好的教學情境

觀察是人們認識世界的開始,科學始於好奇,發現始於觀察。我國偉大的地質學 家李四光先生說過:“觀察是得到一切知識的一個首要步驟。”在課堂教學的開始,教師要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觀察,從觀察中獲得感性的認識,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

2、引導學生提出合理的猜想

猜想與假設是對已知事實材料和科學知識作出的一種猜測性陳述,對問題中事物的因果性、規律性作出假定性解釋。在學生通過觀察得出簡單結論的基礎上,教師要適當的給以引導,讓學生提出符合實際的,合理的猜想。

3、指導學生合理設計實驗

實驗設計是根據一定的目的與要求,運用有關的科學知識,對實驗過程中的材料、手段、方法、步驟等的全部方案的制定和調整,以及對實驗結果的分析等,是物理實驗能力的綜合體現。對實驗設計能力的培養,要經過一個長期的過程,切不可為了設計把一切都拋給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要有強有略,要對設計過程進行有計劃的指導。

4、對實驗結果進行討論、評估

由於學生探究的`內容是人類早已發現的,學生的學習活動不宜設計成真正具有探究性的過程,在極低端得情況下,往往成為目標和路線都明擺著形式化的探究。讓學生自己動手去探究合力與分力的幾何關係,只是讓學生經歷探究過程,學習探究方法,改變獲取知識的方法。並不是真正意義的通過探究從未知到達已知。

五、說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以下方法:思考評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

六、結束語

本節課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初步體驗探究的科學方法,對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有一點了解和體會。不求目標的全面達成,希望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能夠在以後的學習中有科學探究的嘗試。謝謝大家!

篇二:高中物理獲獎說課稿

說教材:

《平衡條件的應用》是司南版必修1第五章"力與平衡”第4節的內容,是本章的重點內容之一;力學是高中物理的基礎,所以本章內容教學的好壞關係到高中物理教學的成敗,因此本章的教學尤其重要。本節教學的主要內容有:1、物體的靜態平衡,2、物體在某方向的平衡。 本節是複習課的性質,在學習了常見力、力的合成與分解、力的平衡後學習平衡條件的應用。同時鞏固:確定研究物件、分析物體受力情況、應用物理規律列方程的解題思路,這在今後學習過程中經常用到。結合教材的內容和特點,為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從新課程的“三維目標”培養學生。按教學大綱要求,結合新課標提出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

2、瞭解靜態平衡和動態平衡

過程與方法

鞏固:確定研究物件、分析物體受力情況、應用物理規律列方程的解題思路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利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高一學生的思維具有單一性,定勢性,並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轉變,本節的重點是:物體的靜態平衡與某一方向的平衡;教學的難點是: 利用平衡條件解決實際問題。

說教法

物理教學重在啟發思維,教會方法。學生已經學習了力的合成與分解、力的平衡條件,可以作為教學的起點。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瞭解靜態平衡與動態平衡,並通過歸納總結出確定研究物件、分析物體受力情況、應用物理規律列方程的解題思路,再進一步聯絡生活,通過例項講解來鞏固力的平衡的應用。使學生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難點;因此,本節課綜合運用直觀講授法、歸納總結和並結合多媒體手段。在教學中,加強師生雙向活動,合理提問、評價,引導學生主動複習知識,並解決實際問題。

說學法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現代教育以“學生為中心”,更加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引導學生掌握新知識,較深對平衡條件的理解。本節課教學過程中,複習力的合成與分解,力的平衡條件;通過例題講解來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理解平衡條件的應用。巧用提問、評價啟用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課堂氣氛,讓學生在在輕鬆、自主的學習環境下完成學習任務。

說教學過程

從以上分析,教學中掌握知識為中心,培養能力為方向;緊抓重點突破難點。設計如下教學程式:

1、匯入新課:(大約需要5分鐘的時間)

教師運用許多例項和圖片(課本95頁:大型的體育館,圖書館,橋樑;物體的勻速運動等)來介紹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的應用,使學生對物理學在社會生產和人類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有更加豐富的感性認識。

2、新課教學 (大約需要35分鐘的時間)

教師通過提問的形式,幫助學生複習,力的合成,力的分解,力的平衡條件的知識,並指導學生歸納總結本章所學的內容。在新課引入中,提出問題:哪些物體屬於靜態平衡,哪些屬於動態平衡?並指導學生,如何把生活、生產中的具體情境轉換為物理模型,結合常見力、力的合成與分解及平衡條件進行受力分析,歸納確定研究物件、分析物體受力情況、應用物理規律列方程的解題思路。為幫助學生進一步糾正“處於平衡狀態的物體一定是靜止不動的”這一錯誤認識,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對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和某一方向上的平衡狀態等情況進行分析。把例項轉換為物理模型,進行受力分析,得到某一方向上滿足力的平衡條件,來理解物體在某方向上的平衡。同時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97頁的作業(或教師精選出兩道例題進行分析解答),教師進行分析與講解,進一步鞏固受力分析的解題思路。使學生在本節知識的學習具有穩定性,鞏固性。最後佈置作業。(在板書方面:教學中將黑板一半寫概念,另一半用來作圖分析。)

結束語 

在以上設計中,我力求“以學生為中心”,積極倡導學生思考、自主學習,歸納總結。同時還要根據學生的需要和課堂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不斷地反思和總結。在此,還請各位老師,領導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