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國小語文活動教學模式的建構論文

文思屋 人氣:8.5K

論文摘要:小語活動教學是以活動促發展的新型教學觀,是一種在活動教學思想指導下的教學形式或教學型別。它在面向全體學生進行教學、發展學生全面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發展方面的優勢和作用尤為突出。其基本操作模式結構為:

國小語文活動教學模式的建構論文

論文關鍵詞:活動教學,模式,建構,實踐

一、內涵和本質

小語活動教學是指:在國小語文教學過程中,以學生探究為主,融互動式、多樣化、個性化的學習為一體;以活動為基礎,激發起積極的思維活動,充分弘揚學生的主體性、勇動性、創造性;以活動促發展,達到真正的主體主動和諧的發展、素質全面提高為目的的教學。

從這個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到國小語文活動教學的一些內涵和本質:

①從觀念層面出發,國小語文活動教學首先是一種教育教學思想,即以活動促發展的新型教學觀。它要求教師必須轉變觀念,充分認識活動在人特別是國小生的發展中的作用。

②從方法論來講,國小語文活動教學是一種在活動教學思想指導下的教學形式或教學型別,但它只是眾多形式中的一種,必須與其它教學方法結合使用。

③從國小語文活動教學的質的規定性上考察,語文素養為總目標,並不是活動越多越好,也並不是任何活動都是有效的、主動的,(活動也有可能是被動的、受動的),一切活動應該是為達到教學目的而設計的,應該是有目的、有結構的組織活動,而不是“為了活動而活動”。

④從活動的形式上來考察,不能只單純追求那種外顯的、操作性的活動,還應追求內隱的活動,衡量的標準是學生是否有積極的思維參與。

⑤從活動的內容上來考察,應該借鑑前蘇聯維果茨基的活動理論,選擇那些對人類認識產生重大影響的知識點來經歷重演活動,再現活動過程,再現認識能力。活動教學不僅是習得知識,更要通過習得的過程將已有知識轉化為新的知識,從而構建新的知識板塊,實現知識生成。

二、作用和優勢

(一)國小語文活動教學在發展學生全面素質方面的作用

1、國小語文活動教學可以有力地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語文素養的三維目標,指出了其行為特徵是語文能力。語文能力一般分為言語心智慧力和言語應用能力。言語心智慧力包括形象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創造思維能力等。通過國小語文活動教學,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又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形象思維中有表象的儲備、記憶和聯想,也有概括和識別。形象思維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表象運動的過程。國小語文活動教學強調以活動為載體,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活動,其目的就在於加強表象的儲備和形象思維的培養。語文能力同樣離不開邏輯思維,從語言結構和語言規律來看,它更需要邏輯思維。而言語應用能力是在活動中發展的,在師生、生生共同創設的語文課堂情境中訓練、交流、發展。

2、國小語文活動教學可以有力地促進學生的品行素質發展

國小語文學科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這樣的性質決定了不僅要引導學生學好語文,更要注意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小語教學不能停留在認知教學的水平上,同時還要進行審美教育、情感教育、人格教育、價值觀,最終使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語文教材中有大量的優秀中外文學作品,都是很好的精神食糧,這是語文教學能夠全面塑造人格的得天獨厚的條件。在國小語文活動教學中,教師應調動學生內心原已積澱下來的真善美的知識和情感,自覺地汲取這些精神營養,引導學生形成崇高的道德感、理智感、審美感、意志力等,實現心理和精神價值的和諧發展,塑造健全的人格。

3、國小語文活動教學可以有力地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心理素質對一個人的事業的影響是巨大的,結合教材實際設計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訓練目標在國小語文活動教學中不僅可能而且必要。如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和學習習慣的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的激發和培養,都可以作為語文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訓練目標,通過語文學科活動或學科滲透進行達標訓練,使學生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全身心地投入學習生活之中。

(二)國小語文活動教學在面向全體學生進行教學上的`優勢

小語活動教學強調個性發展,強調個體活動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尊重學生,發展個性,弘揚主體性。發展個性,一是個性思維品質的培養,二是個性言語品質的培養。由於國小生的年齡尚小,思維尚不發達,往往是創造性思維和謬誤聯結在一起。我們應該抓住他們創造性思維的閃光點,鼓勵大膽探索,勇於實踐。發展學生個性,應該從好奇心、想象力、挑戰性和冒險性幾個因素上著力培養。那種只按一種思路,一個模式來解決問題的教學,不屬於國小語文活動教學之列,國小語文活動教學就要突破思維定勢,提倡發散思維和求異思維甚至逆向思維,發展學生個性。

國小語文活動教學還很重視學生個性言語品質的培養,使學生言語個性得到相應的發展,或以描述具體生動為特徵,或以論辯的深刻見長,或以口語交際為榮,或以書寫優美而備受讚揚。總之,使每個學生在言語個性上都有所發展和提高。

(三)國小語文活動教學在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發展上的努力

在應試教育的陰影下,國小生談不上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課堂上教師滿堂灌(後為滿堂問),學生圍繞老師轉,他們充其量是個配角;課後圍著作業轉,回家圍著家長和複習資料轉,他們充其量是個知識的容器。語文學習很強調個人的感性活動,提高課堂領悟,不是靠一講一練就能完成的。因而要解放學生,課上以學生大量、高效的聽說讀寫來提高教學效率;課後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學科活動,創設人際交往環境,大力開放語文空間,把小語活動教學納入“語言——交往——人的發展”的軌道上來,真正讓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

三、基本模式

小語活動教學強調教學的開放性、學習的自主性和個別性。其基本模式結構圖為:

教師組織主導過程:啟發誘導→組織活動→鼓勵點撥→拓展昇華

↓↑↓↓↓↓

學生主體參與過程:生疑→嘗試→探究→創造

1、生疑

在上課開始3至5分鐘,通過教師創設一定的情境(音樂、畫面、聲響、故事、謎語等),把學生的思維帶入強烈的求知氛圍中,再提出本課所要達到的目標,激發強烈的學習願望,在開啟學生思維的同時,讓學生有主動學習的情感參與,並穩定於整堂課的教學中,為整堂課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礎。

2、嘗試

在教師組織下,採用個別、小組等形式,學生自已嘗試著完成某項學習活動,實現所要達到的學習目標,教師有目的地加入幾個小組或對個別學生進行指導,解決問題,適時調整自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3、探究

在嘗試的基礎上,學生大膽地向老師提問題,或彙報自己或小組在學習中的收穫和解疑,請求老師或本組同伴的幫助。這時通過各種形式的交流、討論、質疑、解答,更多的是讓學生之間互相學習,互問互答,師生共同評議。最主要的是鼓勵學生敢於提出自已獨到的見解,激起求異思維的火花。

4、創造

學習的目的,不能純粹滿足於完成一般的學習任務,必須具有不斷創造的慾望,學會獨立思考、深入探究、熟練運用的本領。在探究的基礎上,對所學知識進行運用、拓展、深化。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詞語接龍、童話劇創作、古詩吟唱、想象描繪、廣泛閱讀等,讓學生進入一種課雖止而意未盡、情未斷的境地,讓更多的“頓悟”和“靈感”湧來。

四、實踐嘗試

國小語文活動教學具有很高的理論價值,而它更高的價值體現在實踐中,是在課堂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一種有效方式。筆者通過學習活動教學理論,在教學實踐中有意識地加以運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就談一點自己的做法:

(一)採用三結合的課堂組織形式

針對現有的班級授課制條件下產生的不能很好地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學生真正動口動手的機會少、課堂上同學間的互動作用發揮不足等弊端,我試驗用集體教學、小組合作教學、個別輔導三結合的課堂組織形式,具體做法是:將全班學生按學業水平、性別、性格、家庭背景的差異分為8至9個小組,每組4至5人,課桌椅按“T”形排列。小組在組際間是同質的,而組內成員是異質的。因而它們不是由簡單個體所聚集的群體,而是既有差異又有一定共同目標的集體。在這一集體中,只有集體目標達到時個人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而集體目標的達到又與個體目標的達成息息相關。所以這樣的小組要尋求一個既為每個學生獲得成功同時又利於集體獲得成功的活動形式。在教學中,我把小組合作學習作為聯絡班級教學和個別輔導的中間環節,使教學不僅克服了班級授課制因教學內容、教學要求、教學方法都“一刀切”所帶來的種種弊端,而且保證了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提高了學生在教學中的參與率。小組之間的競賽,同學之間的互幫互學及友善的激勵性競爭,使小組合作學習成為師生間、學生間合作交往的主要形式,發展了良好的人際關係,培養了學生的群體意識,同時給每個人提供了公平參與的空間和機會。在參與中學生的自主權利得到應有保證,興趣愛好得到較充分的發展,從而提高了自尊心、自信心和學習的主動性、協作性、創造性。

(二)教學中精心組織學習活動

1、在遊戲活動中學習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有些學習成績不算很好的學生下課以後就生龍活虎,玩遊戲一點也不比別人差,也就是說他對於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學起來並不費勁兒,作為老師就應該從中得到啟發:是學生愛玩的,那麼教學中為什麼不可以引入遊戲的形式,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興趣盎然地、生動活潑地學習呢?於是在課堂上有了填字比賽、成語接龍、續編故事等遊戲。通過遊戲的形式,使學生更好、更快、更主動地學習。對於閱讀教學,演課本劇是比較好的一種形式。以往鞏固學習效果,調節課堂氣氛,我所設計的課本劇與之有很大不同,比如在教學《掩耳盜鈴》這則寓言時,先讓學生在自讀課文的基礎上,開始自編課本劇,然後在組內表演,再推選代表上臺表演。針對學生表演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一上臺就摘鈴鐺,沒有表現人物心理活動;摘鈴鐺時忘記捂耳朵;把鈴鐺摘下來拿起了等等,再引導大家深入地學習文章,體會當事人既知道鈴鐺一碰就會響起來,又自欺欺人地想把自己的耳朵捂起來就不會被發現的蠢人想法;摘鈴鐺時的動作、表情;鈴響以後被抓住仍莫名其妙的神態。再讓他們合作去排練、去演,讓演得成功的同學談談為什麼這樣演,從而揭示寓意。通過演課本劇,不僅可以以演代講,而且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在自讀自演中自悟,在活動中主動探究,調動主動性、積極性。

2、在操作實踐中學習

小語課文中有些內容離學生的生活較遠,讓他們掌握實在有點為其所難,可以通過實際操作實驗的方法來解決。《撈鐵牛》中懷丙和尚為撈鐵牛是怎樣準備的、怎樣撈的是文章的重點部分,教學中引導學生反覆讀書,按照書上的步驟,幾個人一組做一次小小的實驗,然後彙報實驗結果,他們學得快、記得牢,成果顯著,比老師在前面講或演示一下效果要好得多。

3、在情境體驗中學習

情境體驗是指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活動情境中,或體驗現實的社會生活,或體驗某個典型角色,或體驗某種社會情感。學生身臨其境來獲得對課文內容的真實感受,以此激發學習內驅動,培養思維品質,豐富感情。在教學《海底世界》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海底黑中有亮、靜中有聲的奇妙景象,先用一段優美的描述語引入,然後讓學生閉上眼睛,跟隨我到海底遊覽,在電子合成的微弱的魚的竊竊私語中,學生不僅看到、聽到海底的奇妙景象,而且全員參與,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學習過程中,在模擬情境中激發了興趣,學到了知識,獲得了體驗,陶治了情趣。

4、在睿智對話中學習

現代閱讀追求心靈參與、高位高質的睿智對話,在高質量、高品質的思想交鋒中,師已不是師,生也不再為生,師生完全忘卻了自我,知識獲得、語言發展、思維能力、情感體驗皆獲得了最大限度的增值,師生心靈之花美麗綻放,而主體生命的發展,是那樣的自由、充分、和諧,這是何等美妙的境界啊!我在教學《珍珠鳥》一課,課堂上圍繞“信賴”引領學生展開心靈對話,就創造出了美好和諧的境界:

師:同學們,請把自己當成小珍珠鳥,用心的去讀一讀第四自然段,玩著珍珠鳥的所玩,想著珍珠鳥的所想,那是多麼美好的感覺呀!

(一隻只可愛的“小珍珠鳥”立刻捧起課本,饒有興致地讀起書來。從他們的表情便可以看出,在每一隻“小珍珠鳥”的心裡,一定都有著那份獨特的新奇、喜悅與激動。他們渴望這樣的閱讀方式,他們渴望經歷這樣的閱讀體驗。)

師:我想請三隻可愛的小珍珠鳥來讀一讀這個自然段,誰願意?

(將這一自然段按照“起先——漸漸——後來”的提示分成三個部分,請三位“小珍珠鳥”來讀,他們情緒空前高漲,情感空前強烈。讀後,我便隨即與他們三位展開對話。)

【對話1】師:小珍珠鳥,你好!我就是馮驥才,我注意到了你的三個“一會兒”了,非常想知道你為什麼做這幾個動作,你到底在想什麼?

“小珍珠鳥”1:哦,是這樣的,我想到你的桌上玩,但是心裡沒底,不知道你是個怎樣的人,所以一會兒飛到這,一會兒飛到那,就是想引起你的注意,試探試探你呀!

師:好一隻機靈可愛的小珍珠鳥!

【對話2】師:你經過試探,得到什麼資訊?

“小珍珠鳥”2:你還是蠻有友好的,我喜歡你!

師:你很想喝我杯子裡的茶,既然如此,為何不直接來喝呢?為何還要瞧瞧我的反應?

“小珍珠鳥”2:我可不傻,我對你還沒有完全放心呢,所以還要試探和考驗你!

師:的確如此,防人之心不可無呀!

【對話3】師:你剛開始離我那麼遠,現在你離我這麼近,我撫摸你的絨毛,你怎麼也不怕呀?

“小珍珠鳥”3:經過這幾次的試探與考驗,我發現你很喜歡我,一點都沒有傷害我的意思,所以我完全放心了,完全信任你了,已經把你當成我的好朋友了!

師:告訴你吧,從一開始,我就很喜歡你,信任你。真沒想到,用我的信任能夠贏得你對我的信任!信賴,不就能——(生齊讀中心句“創造美好的境界嗎?”)

(三)實踐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教師應精心設計教學環節

國小語文活動教學要激發學生積極的思維活動,以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而學生思維中最積極的因子莫過於有“疑”,無“疑”不“活”,無“疑”不“彩”。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引領學生在饒有興趣的自主探究過程中,積極思考,加深體驗,強化感悟。在教學《螳螂捕蟬》一課中,我精心設疑,為學生創設自主探究的情境(幫吳王寫聖旨、幫少年起名字、與少年直面對話),巧妙地將教的目標轉化為學的目標,引領學生不斷形成新的認知衝突,學生的學習動機由潛伏狀態轉化為活動狀態,從而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探究心理和閱讀期待,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師應激勵學生主動參與

教學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習過程,更是學生主體發展的過程。因此,語文活動教學不僅要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更要關注學生所掌握的知識是通過教師傳授的,還是自己主動探究而獲得的,這要求教師不斷激發和引導學生的學習需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創造的時間和空間。

3、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差異。

語文活動教學中應客觀面對學生之間的差異。這種差異體現在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學習方法等方面。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差異進行“分層教學”,做到心中有“人”,因“人”施教。對學生的評價也根據其不同的基礎施以不同的評價。

4、教師應創造機會讓學生體驗成功。

語文活動教學重視學生的個人獨特感受,強調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即體現主體意識的積極心態。因此,教師要千方百計地搭建平臺,讓每一個學生都有體驗成功、自我展示的機會。

5、教師在活動中既是指導者又是合作者。

活動教學的特殊功能是在教師指導學生的操作過程中,“生產”出學生的智慧和能力。活動就是學生過程的展現,智力操作的外化,教師要以指導者、合作者、學習者的身份參與到活動過程中去,教會學生用動手來學會動腦,通過師生間、同學間的合作交流讓學生在平等、自主、和諧的學習交往氛圍中達到個體與群體的協調發展。

陸華山,男,31歲,市國小語文學科帶頭人,兩次獲得江蘇省優質課競賽一等獎。近三年來,在《中國德育》《國小語文教師》《語文教學通訊》《國小語文》《國小教學研究》《教學月刊》《江蘇教育》《山西教育》《江蘇教學》《國小教學設計》等省級以上刊物發表教育教學文章30餘篇,建立了“三點一路,自主互動”的教學模式,形成個人鮮明的教育教學特色:開放、互動、常態、高效。多次應邀開課,做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