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舞蹈賞析論文

文思屋 人氣:9.05K

舞蹈賞析論文
舞蹈賞析論文是藝校學生必需面臨的一個考核,所以掌握好舞蹈賞析將會起到極大的作用,就會知道怎樣寫舞蹈賞析論文,怎樣寫好舞蹈賞析論文。下面提供一篇舞蹈賞析論文,希望對大家的舞蹈賞析論文水平有所幫助。

舞蹈賞析論文

論賞析勳伯格的《鋼琴小品六首》
  
[論文摘要] 通過分析勳伯格自由無調性時期的作品一《鋼琴小品六首》之二(OP19-2)中的節奏型、段落分析、旋律特點及創作的理性化等,從而更加本質地理解勳伯格及其作品,拓寬新音樂創作的思路。

[論文關鍵詞] 勳伯格 無調性 《鋼琴小品六首》表現主義 

勳伯格的《鋼琴小品六首》OP19-2創作於1911年,是勳伯格短小精煉作品的範例,同時也是他早期自由無調性時期的代表作之一。整部作品共包括6首小曲,每一首都在創作上體現著自己的特色。其中的第二首以固定音型呈示的大三度音程G—B為結構核心,以它的反覆出現來不斷的明確一種衡定的東西,從而表達出對傳統音樂中調性——G大調調性因素的確認。然而出現在其他部分平等地位的十二個音的自由運用卻深刻的拒認這種調性,不斷的通過各種方法對調性因素進行模糊、淡化以致掩蓋。創造出了一種獨具匠心的音樂語言來體現勳伯格深層的精神內涵——表現主義美學思想。併為十二音體系與十二音序列作曲法的創立及20世紀無調性音樂風格的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對20世紀後的其他音樂風格與創作產生深遠的影響。

一、勳伯格的創作經歷及主要思想

奧地利作曲家、理論家和音樂教育家阿諾德·勳伯格(Arnold Schoenberg,1874-1951)作為20世紀新音樂浪潮中的“第一偉人”。其貢獻不僅是打破了千百年的調性統治,並且在“打破”後重新建立了無調性音樂的新秩序——“十二音體系”。開創了音樂的一片新天地。

二、分析《鋼琴小品六首》之二OP19-2

1 音樂分析

傳統音樂中的調性是結構力,現代無調性音樂則通過音程形態、序列形態、節奏形態、力度形態以及音色形態等因素來作為它的結構力《鋼琴小品六首》OP19-2是勳伯格創作於1911年,屬於無調性時期的作品,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全曲共9小節,根據節奏型變化的形態,全曲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小節)。節奏型為左手的G—B大三度的左手固定音型持續不斷的隱含著大調音樂的因素。與右手音程小三度(和聲音程、旋律音程)形成對比,如和聲小三度音程B-D;旋律小三度音程#F-拌D:A—C。最後在三小節結束時C—bA的大三度進行過渡到第二種節奏型中的小三度bE—C的對比。從分析中可以看出第一部分主要是左右手大、小三度音程的對比。

第二部分(4-6小節)。節奏型為左手的以及一小節的`過渡音。第5小節出現了不協和的非三度和絃音bG、bB、bF(小字二組、三組),以及大跳到小字組的#F-#A音程。順利的與第6小節過渡段的三度音程一連串大三度音程(2個)和小三度音程(2個)的層層上行。與7-9小節的三度音程的下行級進形成對比。結束處出現了不協和的非三度和絃音#F、#B、#D、F。與5小節開始的不協和的非三度和絃音bG、bB、bF相呼應。表現出這一段的不和諧性,